
本文轉載自:Mr. Marker 麥克筆先生
自開播前就具爭議和矚目的本季話題動畫《章魚嗶的原罪》在本週於串流平台公開第一話,本作改編自 Taizan 5 在 2025 年發表的短篇漫畫,講述來自外星的章魚嗶在地球上邂逅少女小靜的故事。
然而儘管本作的動畫製作單位為 TBS 電視台,最終卻未選擇在電視頻道播出,甚至是放棄了簽訂專屬播映權、換取鉅額預算收入的「獨佔播出」方式,改而選擇在多個平台上同步發表?又是如何說服內部高層通過這項難度極高、風險不小的改編企劃?
TBS 電視台製作人須藤自 2025 年進入公司以來,首度主導的企劃便是《章魚嗶的原罪》與《動物餅乾 THE MOVIE》兩部作品。儘管兩者風格迥異,但須藤認為,它們有著共同的核心價值——皆以「邁向幸福、傳遞希望」為出發點。(?)

《章魚嗶的原罪》(圖片來源/集英社・「タコピーの原罪」製作委員会)
回憶初次閱讀《章魚嗶的原罪》原作時,須藤坦言自己起初難以想像該如何將其改編為動畫:
「原作本身已相當完整,且包含不少敏感與衝擊性的內容,其中某些段落甚至在 SNS 上以迷因形式廣為流傳,這讓我感到些許不安。』
然而當持續深入閱讀,便漸漸體會到作者真正想傳遞的,其實不是刺激性的表現,而是關於『友情』與『對話』的主題。或許正是為了凸顯這樣的訊息才以強烈的手法來傳達。

《章魚嗶的原罪》(圖片來源/集英社・「タコピーの原罪」製作委員会)
正因如此,須藤與製作團隊決定在動畫化時,採用極為不同於傳統的製作模式。如果只是為了動畫化而刪減、淡化原作中的敏感表現,反而會違背原作的精髓;同樣地,若硬性套用「一季 12 集」的電視動畫結構,也恐將破壞節奏。這才導致團隊決定改採串流平台發表,也不拘泥集數與每集時長:
「我們始終將『對作品最理想的呈現方式』作為核心目標。只要創作者能專注創作出最好的內容,這本身就是答案。」
談及不選擇在自家 TBS 電視網播映,而是改以串流平台上線的原因,須藤進一步說明:
「雖然電視台製作電影或劇場版動畫已相當常見,但僅以串流形式發表仍是少數。隨著觀眾收視習慣的多元化,串流成為更具彈性與可能性的選項。但若獨家配信在商業策略上具有優勢,但最終平台的選擇仍需透過實際發行來驗證成效。」

《章魚嗶的原罪》(圖片來源/集英社・「タコピーの原罪」製作委員会)
對須藤而言,「是否在電視播出」並不執著。但如果播放反而成為對作品的限制,那麼探索其他可能性亦屬合理。」、「即使是電視台,也可以選擇『不播出』。這並非違例,而是一種對創作本質的尊重。因此若要『忠實』呈現原作,選擇串流這種能讓所有人接觸的形式,才是此次企劃的核心要義。』而集英社與原作者也與 TBS 保持一致立場。
至於實際製作與宣傳的過程,當團隊遇到迷惘,須藤總會提醒回到最初的出發點:「原作粉絲會怎麼看待這部動畫?」他強調,若僅取部分素材進行大眾化行銷,容易曲解原作。
因此「始終希望能還原原作質感與世界觀,讓看過原作的觀眾也能由衷地說出『這就是我期待的動畫版」是非常重要的。

《章魚嗶的原罪》(圖片來源/集英社・「タコピーの原罪」製作委員会)
須藤表示:
「最辛苦的,是當我們不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部作品』的時候。」
正因如此,才堅定地以「相互理解」與「對話」作為主軸,貫穿整個企劃,並成為製作團隊共同的核心。
老實說從整體角度來看,不僅是《章魚嗶》,近年來已有不少動畫出現策略上的轉變。當前的商業環境是否具備足夠的彈性與包容度,能否容納這類策略調整,反而是滿值得探究的事情。
參考文獻:https://mantan-web.jp/article/20250626dog00m20009400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