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你興致勃勃地拿著標示晚上七點場次的電影票進入戲院,卻發現必須坐在位置上等待長達半小時才能看到真正的電影時,你會作何感想?美國連鎖影院龍頭 AMC 電影院 (AMC Theatres) 決定直接跟影迷攤牌,在官網上明確告知觀眾:「電影將在公告時間後 25 至 30 分鐘才開始播放」。
AMC 的透明化政策
AMC 電影院成立於 1920 年,是世界最大的連鎖院線,在美國劇院市場中佔有最大的份額。作為行業龍頭,AMC 的這項決定無疑具有指標性意義。這項新的提醒出現在線上購票流程中,明確表示「電影在開場時間後25-30分鐘開始」。
這個決定並非突然之舉。AMC執行長 Adam Aron 在公司 2025 年第一季財報中表示:「撇開直接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的那些季度不談,2025 年 1 月至 3 月的業界票房是自 1996 年以來最低的」。
面對票房低迷和營運壓力,AMC 與國家戲院媒體 (National CineMedia) 簽署新的廣告協議,這項協議將在正式開始時間後播放長達五分鐘的廣告,外加一個在最後幾個預告片前播放的「白金廣告」。
值得注意的是,AMC 曾是唯一在 2019 年拒絕國家戲院媒體廣告位置的主要院線,當時他們告訴彭博社,相信「美國觀眾會對此有相當負面的反應」。然而,疫情後的財務壓力讓這家院線巨頭改變立場。

來源/AMC 官網
影迷的兩極反應
這項政策公布後,觀眾反應呈現明顯的分化。支持者認為,透明化的時間資訊讓他們能更好地規劃觀影行程。一位觀眾分享經驗說:「有一次我請保姆看小孩到十點,電影場次標示七點開始。結果九點五十分我們必須跑出來趕回家。現在有了這個提醒,他們就不需要退票了」。然而,批評聲音也不少。許多觀眾對於被迫觀看大量廣告感到不滿。
有趣的是,也有相當一部分觀眾表達對預告片體驗的喜愛。一位影迷說:「我從不介意預告片什麼的,這是觀影體驗的一部分,而且給你時間買零食」,另一位則表示:「我想我是少數派。我最喜歡看電影的部分之一就是早點到戲院買零食和飲料,看所有即將上映電影的預告片」。
喜歡看預告的人流失了
索尼影業董事長 Tom Rothman 指出:
「自電影業誕生以來,在電影院播放預告片一直是吸引觀眾看電影的最佳方式。而現在,沒有人看這些預告片了」。
問題的癥結在於觀眾行為的改變。一家競爭對手製片廠最近在芝加哥一家 AMC 戲院測量了索尼《28年毀滅倒數》(28 Years Later) 的預告播放期間觀眾出席情況,發現在 30 分鐘的預告時間裡(在電影公告開始時間之後),只有 20 %的觀眾在開始時就坐在座位上觀看預告片。
保留座位制度的普及更加劇這個問題。既然有了保證的座位,為什麼要急著趕到戲院呢?這個合理的觀眾心態,卻讓製片公司的預告片投資失去效果。
根據一項 2025 年 2 月的 NRG 研究,69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喜歡在電影前觀看預告片,但同時有 36 %的人「故意比公告時間晚到戲院以跳過廣告/預告片」。更重要的是,研究進一步發現,觀眾偏好在電影前播放十分鐘或更短的預告片。
延伸閱讀>>影院守護者再發威!想搶看諾蘭新片《奧德賽》預告得先看《侏羅紀世界:重生》
相較於 AMC 的做法,其他院線採取不同的策略。獨立戲院和 Alamo Drafthouse 等院線通常將預告內容控制在更合理的 10-15 分鐘。這種差異化的策略讓一些觀眾開始轉向這些提供更簡潔觀影體驗的戲院。
從商業角度來看,AMC 的決定有其合理性。AMC 聲稱,增加的廣告收入將有助於保持票價穩定,支持公司的長期穩定。在串流媒體崛起和疫情衝擊後的電影業,戲院需要尋找新的收入來源來維持營運。然而,這種做法是否真正可持續,仍有待觀察。
這個現象也反映數位時代觀眾習慣的根本性改變。在串流平台可以跳過廣告的年代,被迫坐在戲院座位上觀看 30 分鐘的商業內容,對許多觀眾來說確實是一種煎熬。而觀影體驗應該尊重觀眾的時間。人們不只是在付電影票錢——他們是在從一天中抽出幾個小時,安排交通、找保姆、調整晚餐計畫」。
有些專家建議,戲院可以考慮在大廳設置廣告展示區,或是提供不同類型的場次選擇——比如「快速場次」(較少預告片)和「完整體驗場次」(包含所有預告和廣告)。這樣的做法既能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也能保證廣告商的曝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