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忍者》真人版VS原著五大差異解析:戰後忍者潛伏現代,福田雄一搞笑風格是救贖還是毀滅?

改編自同名漫畫《地下忍者》。故事是在太平洋戰爭結束後,進駐日本的 GHQ(盟軍總司令部)下達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解散忍者組織,忍者的存在看似從世上消失。然而,他們實際上潛伏於世界各地各大機構中,至今仍在現代社會中暗地活動。

隸屬於忍者組織「NIN」的底層忍者——雲隱九郎 (山崎賢人 飾),某日接到一項重大任務,要調查另一個戰後持續在地下活動、被稱為「地下忍者」的組織的動向……

山崎賢人和福田雄一三度合作,濱邊美波首度加入福田組

原作漫畫還在連載中,2025 年已有 12 集的動畫,今年改編成真人版的電影,由改編過《銀魂》、《聖哥傳》的福田雄一編導,山崎賢人主演,還請來濱邊美波間宮祥太朗白石麻衣岡山天音室剛佐藤二朗等豪華明星共演。

主角山崎賢人本身就是原著粉,認為身為日本人,自然會被「忍者」這個題材吸引,漫畫裡輕鬆搞笑的互動和帥氣寫實的戰鬥場面,都讓他深深著迷。他也覺得原著的笑點由福田導演來改編的話,可以產生不錯的化學反應,因此在接到真人版演出邀約時,非常興奮可以再度和福田導演合作。加上自己這幾年參與不少動作戲,也期待可以活用過去的經驗。

《地下忍者》(劇照/政駒提供)

《地下忍者》(劇照/政駒提供)

風格搞笑的福田導演,拍攝現場很歡樂,演員、工作人員好像在玩一樣。但山崎賢人卻在福田導演的現場意識到:認真面對電影創作的同時,也要懂得「認真地玩」,享受其中的心情會帶來一種能量,且那份能量也會反映在作品裡。

因此三度和福田合作的山崎很享受劇組氣氛,而第一次參與的濱邊美波則宛如接受洗禮般。第一天開拍就遇到當場不斷加入劇本沒有的內容,這對她來說是新體驗。在接受導演的指導後,美波坦承比起成就感,自己更像是失去了什麼。不過大家都對美波說:

「不,是你得到了新的東西,打開新的一扇門喔!」

福田導演執導的《齊木楠雄的災難》啟發了山崎賢人的喜劇才能,這次福田導演是否會開啟美波的新戲路呢?令人期待啊!

福田導演在訪談中提到,自己將動作戲全權交由動作戲導演田渕景也處理。兩人在《銀魂》、《我是大哥大》早已合作過,當時拳拳到肉的打戲讓人印象深刻。這次《地下忍者》的動作戲也相當精彩,交手打戲的部分設計很多種招式,再加入忍者道具,呈現出更加華麗的打鬥場景。

除了手長腳長擅長打鬥的間宮祥太朗,娃娃臉外型無害的宮世琉彌也有精彩武打。女忍者方面則有白石麻衣山本千尋參與演出,其中山本千尋有武打底子,打戲自然難不倒她。首度有扎實動作戲的白石麻衣,絲毫不妥協、力求完美,尤其開頭的迴旋踢,拍到導演說 OK 為止。

 

原作漫畫與電影的差異比較

1. 角色設定改變

比較明顯的設定改變,是電影版將原著中較次要的野口(濱邊美波 飾)升格成類似女主角的定位,並負責主要搞笑,存在感大幅提升。以及,原是動作性極強的角色山田(山本千尋 飾),在電影中加入福田導演風格的搞笑,如此結合「強大」與「反差萌」的處理成了這個角色的新魅力。

這些角色上的改變,有些觀眾表示很有趣,但希望忠於原著的粉絲則是無法接受的給出惡評。不少原著粉最不能接受的是,原著中寡言且面無表情的九郎,在電影中即興搞笑時居然失笑,讓原著粉覺得破格。不過,其實這場讓不少原著粉批評的戲,倒是成了原著作者花澤老師的最愛。

2. 敘事節奏的改變

《地下忍者》原著是嚴肅任務與瑣碎日常交替,成強烈對比,因此陰鬱中隱隱帶著幽默。然而,福田雄一導演常在電影中加入如短劇般的搞笑橋段,凸顯搞笑,整體節奏增強下,也讓原著粉覺得打壞原作中特殊的幽微感。和福田導演頻率對不上的觀眾,容易覺得這樣的短劇搞笑讓敘事節奏拖沓、斷裂。不過習慣福田導演風格的人,倒是很享受這樣的節奏。

《地下忍者》(劇照/政駒提供)

《地下忍者》(劇照/政駒提供)

3. 決戰細節改變

原作和動畫的決戰是設定在另一間學校楊紀伊高校,但電影則是讓雲隱九郎和山田在後山洞窟內決鬥。且決鬥成員也有所不同,原作是讓野口、佐藤、鈴木一組,瑛太則在一旁看九郎和山田的決鬥;但電影則是讓野口和瑛太互換。另外,原作中加藤遠端操作機器人的部分,在電影中改成加藤親自登場,考量到可增加間宮祥太朗的武打戲份,不少原著粉可以接受這樣的改變。

4. 電影結局改變

大方向沒有改變,但細節略微不同。電影版的血腥畫面大幅減少,較為溫和,讓沒看過原著的人不至於太過衝擊。

5. 人物刪減

為了能讓電影收在 2 小時左右,福田導演和原作者花澤老師討論後改編劇本,刪除一些人物和任務,使故事線更精簡易懂。但缺點就是熟悉原著的人或許會因喜歡的角色遭刪除而失望。

《地下忍者》(劇照/政駒提供)

《地下忍者》(劇照/政駒提供)

 

觀影心得

不同於過往伊賀、甲賀流之爭的忍者戲劇,《地下忍者》原著以日本獨特的忍者歷史為基礎,打造新的世界觀。電影版和動畫版的進度都是收在原著漫畫第 8 集,但電影版整體劇情更精簡。由於電影在日本是沒有年齡限制,因此刪除怪誕、開黃腔的內容,甚至血腥畫面也略為收斂。電影中的任務更為精簡,好處是世界觀便於理解,缺點是較難感覺到九郎的成長,但個人認為不妨礙電影版整體故事的流暢性。

不少原著粉絲批評電影版的氛圍、節奏,但對原著作者花澤老師而言,似乎都不成問題。花澤老師在訪談中提到,福田導演在後製過程中保持聯繫,一有進度就會傳給老師討論。老師認為福田導演有掌握住整體氛圍,感到安心,也稱讚動作戲精彩,整體張弛有度。另外,很多日本網友詬病開頭九郎和大野的即興,結果這是花澤老師最喜歡的部分。在看完電影後,花澤老師還立刻拜託福田導演拍續集呢!

《地下忍者》(劇照/政駒提供)

《地下忍者》(劇照/政駒提供)

筆者本身就和福田導演同頻率,因此很能接受福田導演的無厘頭,甚至覺得這次的無厘頭已收斂不少。但仍想提醒觀眾這部劇的福田風格仍屬強烈,甚至即興中的笑場可能會讓人設崩壞。雖然看誰笑場是福田電影的樂趣之一,但特別介意原著人設的觀眾還請斟酌,或先有崩壞的心理準備進場。然而,撇除正反評價兩極的福田特色,《地下忍者》真人版的打戲精彩,吐槽也依然保有原著的風格,整體仍是部精彩的動作電影。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5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