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關於愛的練習》:結婚後的生活,才能經歷愛人真正的意義是我能夠愛我自己

夏日葵

《關於愛的練習》電影描述瑪利亞的前一段婚姻在爭吵與無奈間結束,兩個年幼的孩子跟著她生活。不久後瑪利亞在一場聚會上與西格蒙相遇,她對他一見鍾情,兩人迅速的進入婚姻。七年過後,孩子們逐漸長大,兩人的爭吵也越來越多,愛情也越加消磨殆盡。兩人決定前往諮商,過去的相處過程與個人經驗,間接影響瑪利亞對待西格蒙的態度,以及西格蒙對於關係狀態的猶豫。

這些看似難解的摩擦,其實都圍繞著同個主題,但我們往往不願去正視它。

預告:

愛與可以是兩回事,然而最為動人的是我能懂你

莉莉亞因戈爾夫斯多蒂爾藉由對關係的終極結構─婚姻進行探討,從一對相處七年的夫妻切入敘事,他們從熱戀的激情走進穩定的結伴,所有的生活細節都被看作修剪,直到一方宛如滲血的指甲,湧到另一根手指上的時候,才意識到其中的刺痛。

敘事裡沒有誰先爆怒,而是從瑪利亞外顯的情緒波動對應西格蒙內隱的怒氣,婚姻生活在此時對兩人而言,成了一場惡夢。兩人決心前去諮商是從困境逃跑的第一步,而瑪利亞獨自遠行則是逃跑的第二步,相較於西格蒙的篇幅,更偏重在瑪利亞認為逃避有一天就可以將這場吵吵鬧鬧的誤會畫下句點,可以回到彼此相愛的時候,更積極地想也許西格蒙就會感到後悔了。

2u04

但是透過瑪利亞身邊的諮商師與友人,便能輕易得知她比任何人都更憧憬完美的劇本。前一段婚姻的失敗,讓瑪利亞決心在這段關係裡要將一切處理得十全十美,非得如何都一定要有完善的幸福,正如她的母親掛在嘴上那句:「沒有人天生設計來符合自己的需求」。

即便兩人真的相愛,也認為彼此在面對生活上能夠調適,就算有不太理想的地方,都沒有關係。事實並非如此,這樣的一見鍾情,讓他們彼此成了眼裡最爛的人,在「我懂你」的期待下困在名為愛的牢籠裡。

消聲的失落成為無法合乎期待的人生故事,但我們也有能力修訂自己的人生史。

敘事給予偌大的空間在「交談」上,進一步梳理瑪利亞的生命故事和人際關係。失落並非從前一段的婚姻而開始,早在原生家庭的相處裡,就已經有些許線索。瑪利亞與我們一樣,渴望被人理解卻常常看不見圍繞在自己生命裡的問題,於是不斷地在困境裡打轉,將本該接受幸福的生命一再推向懸崖。

《關於愛的練習》

《關於愛的練習》(來源/IMDb)

不過,諮商師讓瑪利亞開始一段有效的治療,與其告訴她該怎麼做,不如問她「妳想怎麼做?」逐步讓瑪利亞不再以微笑拒所有的幫助於千里,講出口的東西緩慢,卻有了落點。電影從婚姻的入口談起,自白愛的拉力與推力。

愛不僅只有愛,反面也包含恐懼,怕被忽視、怕面對自己、怕失去掌聲、怕一切。因此,全片一邊敘述兩人的婚姻故事,另一方面也重新定義生命真正的快樂為何。當我們在現實裡減掉期望後,坦然面對那些無法接受的部分,才能從關係的交戰裡找到消停的可能性。

瑪利亞與母親之間有許多情感的空虛,以及無數的傷痛,最終反映在她與先生的家庭攻擊他人與自己,怒氣與怨懟也讓每一段關係都在鬱悶裡打轉。暫時離家的瑪利亞,開始將時間放在自己的現在,她不再執著於痛苦的發生,放棄修復過去與控制未來,她開始想好好面對現在的自己與西格蒙。

連接在愛的後面不再只有甜蜜,也有寬厚與自我負責

敘事並未明說瑪利亞與西格蒙的未來如何,不過他們都已經放下人生完全往計畫走的執著。有人思考自己的需要,也有人相信生命本質的不確定,然後彼此不再抓著一見鍾情的命中注定,同時也放下關乎拯救的愛。瑪利亞在沒有美好結局的關係裡意識到愛的貴重,能夠在靈性上同理自己,最後成為帶給他人幸福的人。我愛你不再迎來無止盡的混亂和取暖,而是敬愛與傾慕。作品的最後聚焦在瑪利亞的行動,她的成長表明我愛你的前提是我可以愛我自己了。

延伸閱讀

TAGS

Copyright © 2025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