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喜歡丹尼菲利浦與麥可菲利浦執導的《鬼手鬼手請開口》,那麼他們的新作《滿血復活》,勢必將更能滿足你,以更好、更成熟,甚至是更邪門的面貌,帶來更陰鬱與詭異的觀影感受。

《滿血復活》(來源/索尼影業)
喪失至親作為劇情推動核心
基本上,《滿血復活》與《鬼手鬼手請開口》一樣,均以主角喪失至親所帶來的劇烈痛苦,作為推動劇情發展的核心因素,同時也成為電影之所以能讓觀眾產生足夠共鳴的主要原因。
這樣的人物動機,在恐怖文類裡可說再典型不過。從經典短篇小說〈猴爪〉、史蒂芬金的長篇《寵物墳場》,甚至是麥浚龍的電影《殭屍》,都可以算是這樣的範例。
至於《滿血復活》與《鬼手鬼手請開口》針對這個主題的安排,則簡直就是如同對仗般的存在。《鬼手鬼手請開口》描繪的是女兒喪失母親的哀傷,而《滿血復活》則是反向切入母親失去女兒的痛苦,使兩者的主角均因為深陷傷痛無法自拔,這才一步步地踏入超自然力量所引發的險惡境地。

《滿血復活》(來源/索尼影業)
就整體表現而言,《滿血復活》正如開頭所說,在許多方面都比《鬼手鬼手請開口》還要更為成熟,使這部電影的節奏明明比較緩慢,卻也還是透過角色關係的刻劃,以及各種詭異細節的安排,緊緊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並在沒什麼使用突發式驚嚇的情況下,照樣能叫人在不少片段裡,感受到一股令人不安的緊繃壓力。
莎莉霍金斯完美詮釋古怪養母
之所以能帶來這種效果,一部分也與身為主角的莎莉霍金斯息息相關,使全片透過她的精采演出,讓這個表面看似開朗,但又不時顯得陰沈、古怪的養母角色,成為了令觀眾好奇不已的存在。
無論是她的焦慮、執著、苦痛,乃至於強烈的神祕感,均為《滿血復活》賦予一種脆弱且危險的神經質,因而使這部片就算把超自然元素給完全捨去,也理應能成為一部照樣引人入勝的驚悚佳作。

《滿血復活》(來源/索尼影業)
此外,正如同《鬼手鬼手請開口》在親情傷痛的主題之外,也置入一些與青少年族群有關的社會議題,在《滿血復活》裡,劇情亦藉由另外兩名年輕的兄妹主角,反映出家暴及社會福利制度的部份問題,同時更透過他們的相關處境,強化觀眾對他們的認同感,最後則讓《滿血復活》所具有的社會悲劇調性,也因此比《鬼手鬼手請開口》還要更加顯著。
而對恐怖片的愛好者來說,《滿血復活》的血腥程度也比《鬼手鬼手請開口》來得更高,但作法則絕非單純地賣弄噁心,而是確實能帶來詭異與不安的效果。

《滿血復活》(來源/索尼影業)
就連在相關設定上,《滿血復活》也在留白方面具有更加洗煉的表現,從頭到尾都沒有詳細解釋一些詭異儀式的內容,而是光憑著各式各樣的細節安排,便能讓觀眾自行了解大致的情況為何,因此也相當程度地維持了「未知」能帶來的恐怖感,甚至還讓人在看完全片後深感好奇,要是結局朝不同方向發展,事情究竟還會演變到什麼更加駭人的地步。
簡單地說,《滿血復活》成功讓角色刻劃與叫人不安的驚悚為之融合,最後則像是黏附在你的心頭上,讓那股陰森感因此揮之不去,最終則讓人好奇從《鬼手鬼手請開口》到《滿血復活》,兩名導演便帶來成熟如此之多的表現,那麼等到他們的第三部電影,又會為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