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徐佑德
由劉若英繼《後來的我們》睽違多年執導的 Netflix 原創影集《忘了我記得》,這是 Netflix 近年來少見的華語原創影集,再次為觀眾帶來一部製作質感精良、題材選擇精準的作品。劇集甫播出前三集,便已清晰勾勒出其核心命題——關於四十歲男女的追悔與人生課題,延續了劉若英作品中一貫對遺憾、無法挽回的愛以及失能家庭離散與情感羈絆的深刻探討。
預告:
關於「大齡男子」與「大齡女子」
《忘了我記得》以脫口秀演員作為主要角色背景的設定,賦予了人物鮮明且鋒利的個性,個個有稜有角,演員們的表現亦相當亮眼。劇集深入探索了「大齡男子」與「大齡女子」在人生中途的複雜心境。女主角樂樂面臨離婚與工作皆不如意的雙重困境,映照出現代都會男女在生活壓力下的掙扎與茫然。
劇集的核心緊扣「遺憾」與「家庭」。這不僅是樂樂當下的寫照,也與她父親的人生遙相呼應——父親在三、四十歲時同樣經歷了離異,留下了自己的遺憾。如今,父女兩人彷彿都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經歷著一場某種意義上的「重來」,試圖在過往的悔憾中尋找新的出口與自我認同。這種對人生普遍困境的描寫,以及劇本的紮實與導演功力的穩定發揮,使其散發出類似優秀寫實劇作的吸引力,容易引發觀眾共鳴。

《忘了我記得》(來源/Netflix)
除了父女親情、愛情婚姻關係以外,由於影集很重要也是以角色研究 (character study) 的方式出發,整部劇就是在深挖謝盈萱飾演的程樂樂,所以關於她自己的職業、生活、友情都有許多層面的描述。
前三集也建立了她與兩位閨蜜的「月經會」及彼此友情的相愛相殺,隱約帶有《慾望城市》的影子,三個女性在感情生活上有所不同選擇,一個早早進入婚姻每天忙老公家庭小孩(周采詩飾演),一個父母都在海外、決心不要有婚姻小孩的負累過著單身貴族的生活(劉品言飾演),程樂樂則是沒有那麼絕對,邊走邊看,思考著自己該要有什麼樣的生活愛情,卻在 40 歲之時仍然在「後青春」中掙扎,曾經的理想工作失敗了,未來的理想工作她還在努力的路上而且看不太到希望,婚姻也是介於成功與失敗之間,她並不確定自己到底想要走還是留。

《忘了我記得》(來源/Netflix)
而且就在這個時候,身為獨生女的她又不得不面對父親失智症狀正在讓他的生活一步步崩塌的事實,這件事除了她沒有人可以處理,本來的人生已經夠難了,還要面對這個無解的難題–失智症一旦開始就停止不了,而且沒有人能預測何時會大幅衰退,身邊的家人勢必受到極深的影響。
所以《忘了我記得》並不只是父女家庭劇,而是在這樣充滿「都會感」的影像風格與故事元素中徐徐鋪陳,故事線不急不徐地開始進入正題,除了角色背景的勾勒,也開始觸及「身分認同」甚至潛在的階級議題。雖然劇情仍在開展階段,但已能預見後續將更深入處理「父親失智」這一沉重卻極具現實意義的家庭挑戰,這勢必為這段充滿追悔與尋求「重來」的旅程增添更多情感層次與戲劇張力。
總體而言,《忘了我記得》作為一部備受期待的 Netflix 原創劇,無論在製作質感、幕前幕後陣容,還是最關鍵的選題與敘事上,均展現了不俗水準。前三集成功奠定了故事基調,以細膩且帶著些許銳利的筆觸,描繪了四十歲世代在人生交叉口上的迷惘、悔憾以及對「重新開始」的幽微渴望。劉若英式的遺憾美學在此再次發酵,值得觀眾細細品味,並期待後續劇情如何解開角色們的心結與家庭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