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 年代末期,嘻哈風潮開始崛起,一位年輕人尚恩寇姆斯的音樂事業也正式起步。他從藝人養成工作幹起,他讓不紅的瑪麗布萊姬成為一代嘻哈靈魂天后。過了幾年,這位暱稱「吹牛老爹」的製作人成為藝人,而他成功成為過去 30 年歐美樂壇毋庸置疑的教父。
如今,吹牛老爹的家暴、性侵、性販運的罪行一一被揭發,max 火速製作了一套紀錄片影集《吹牛老爹的墮落》,等著清算這位音樂大亨的背後邪惡事蹟。儘管它製作快速,但它確實是有備而來,如果你想評斷吹牛老爹是正是邪,這部作品將會是很豐富的佐證。
《吹牛老爹的墮落》開宗先不提你感興趣的那些性暴力醜聞,它講了一個遙遠的故事:1997 年,當時吹牛老爹的個人音樂事業尚未那麼成功,而他接受 Vibe 雜誌專訪,這份專訪將會是年末年始特別號的重點報導。Vibe 雜誌是傳奇製作人昆西瓊斯創辦的刊物,瓊斯希望製作一本聚焦嘻哈與 R&B 音樂文化的刊物,彌補主流媒體對黑人音樂文化的長年忽視,當然,它因此在黑人音樂圈的權威性與貢獻也倍受肯定。
Vibe 雜誌第一位女性主編丹妮爾史密斯 (Danyel Smith) 負責這個專題,她進行採訪與拍攝吹牛老爹照片作為雜誌封面。奇妙的是,在訪談工作結束後數日,吹牛老爹致電史密斯,要求檢視這些照片與訪談內容稿。但以 Vibe 的立場,他們堅持這些資料在出版前必須保密。而吹牛老爹非常不滿,他告訴史密斯她死定了,而史密斯回擊他,表示將會交由律師處理並提告。

《吹牛老爹的墮落》丹妮爾史密斯(圖片來源:max)
沒想到,吹牛老爹竟然真的帶了兩個打手到雜誌社,準備動手。雜誌社讓史密斯躲在不同部門,並且祕密傳送稿子出版。而更不可置信的是,經歷這一切殺人恐嚇而當時十分驚恐的史密斯,之後完全喪失了這段記憶。史密斯在《吹牛老爹的墮落》鏡頭前交待這段往事,眼淚自動浮現。她已經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受害者,她的內心遭遇巨大且迅速的威嚇,心理防衛機制強迫抹去了這段可怕回憶。
為什麼《吹牛老爹的墮落》要把不為人知的史密斯遭遇放在最前頭?而不是放上吹牛老爹在旅館爆打伴侶凱西的影片?或是放上凱西對吹牛老爹進行的民事訴訟?答案很簡單,這可不是隨隨便便的決定。史密斯這段傷痛遭遇的呈現方式,正顯示了《吹牛老爹的墮落》會如何處理這個炙手可熱的樂壇大醜聞。

《吹牛老爹的墮落》(來源/max)
受害者證言建構的審判過程
《吹牛老爹的墮落》是有備而來,這裡的意思是,如同他們找來了權威雜誌的主編,這套紀錄片影集,事實上是一連串吹牛老爹暴行受害者的鏡頭前自白。製作方追根究底,想要找出吹牛老爹暴力性格的根源、這種性格的養成環境、乃至他如何加害旁人。那麼,他們找來吹牛老爹不同人生階段的鄰居、朋友、同事、下屬,讓他們親口講述自己眼中的吹牛老爹。而觀眾會發現,這些周遭人士的自白,顯示吹牛老爹的暴力性格並非來自權力、名聲與金錢……暴力在很早期就已存在於吹牛老爹的內心。
這讓《吹牛老爹的墮落》有點接近某些觀眾內心渴望的審判過程:摸清犯人一輩子的遭遇,試圖證明他並不是臨時起意犯罪,而是證明他就是個壞胚子。當然,審判法庭上應該有正反雙方,但《吹牛老爹的墮落》裡沒有反方,這是一場受害者告白大會,大家都是來傾訴、抱怨與詛咒吹牛老爹的。有些上鏡受訪者必須匿名處理,他們都表示自己很猶豫要不要講出這些回憶,同時表示現在他們依舊非常忌憚懼怕吹牛老爹的權力,深怕自己公開後就會遭遇不測——通常他們等等要自白的內容,都顯示吹牛老爹確實有辦法對告密者秋後算賬。

《吹牛老爹的墮落》令人震驚的旅館監視器影片(來源/max)
這些受害者爆料,並不一定與 FBI 逮捕吹牛老爹案有關,這些內容也絕不是廣為人知,而這些內容依然非常駭人:有一件殘忍的校園暴力案,有一件更殘忍的群眾踩踏死亡案件。但更駭人的是,過去在我們不知道吹牛老爹犯下這些駭人案件的同時,我們同時懷抱期待的眼光,看著這位才華洋溢的藝人漸漸攀上樂壇頂峰。
史密斯的傷痛回憶也是我們不知道的昔日破事,《吹牛老爹的墮落》的立場很清楚,它是來為尚恩定罪的。當然就像剛剛提到的,這種一面倒的說法自然可能有失公允。

《吹牛老爹的墮落》(來源/max)
但你也可以從舉證的角度來看《吹牛老爹的墮落》,畢竟這是紀錄片而非真實的審判,而這些第一次被呈現在全球觀眾眼前的內容,確實在獵奇度與真實度上很有價值——例如你可以在看完後動手搜尋吹牛老爹與 1991 年紐約哈林區城市學院案的關聯(或是觀賞死者遺屬今年推出的案件紀錄片《No way out》),這會讓你更清楚,當吹牛老爹被迫面對那些他無法迴避責任的爭議時,會如何讓自己脫身。
而又因為《吹牛老爹的墮落》以口頭歷史 (oral history) 形式呈現內容,因此,即便你在觀賞《吹牛老爹的墮落》之前壓根不認識這位教父,這部五集的紀錄片影集,也會從頭到尾介紹吹牛老爹的人生歷史。這些口頭歷史會比維基百科更真實與擁有更多細節,同時也會更有溫度。
例如年輕的尚恩被「黑人音樂白人教父」克萊夫戴維斯提拔,成立自己的音樂品牌「壞小子」。這個過程從戴維斯欽點的吹牛老爹第一位公關拉喬絲 (LaJoyce Brookshire) 口中說出,自然不同凡響:她每天都會在凌晨 2 ~4 點接到吹牛老爹的電話,指示她應該處理的新任務。

《吹牛老爹的墮落》(來源/max)
這顯示了一位新音樂品牌主理人的激進事業野心,但也同時顯示了吹牛老爹的權威者性格:他太慣於頤指氣使,同時不在意被他視為下位者的死活。在拼鬥事業的路上,這種霸王性格自然不能全算是壞事,但在私生活上,這種性格很容易產生恐怖的後果:他嚴格監視、控制、剝削每位伴侶,她們更像是他的戰利品、洩慾工具與拖油瓶,而她們在他面前最好保持噤聲。
吹牛老爹的發家史,某種程度上也是聲名狼藉先生、乃至東西岸嘻哈大戰的部份歷史,這些 90 年代中期令人不安的嘻哈圈紛擾,當時風頭一時無兩的吹牛老爹自然也是當事者之一。不但算新帳還要算舊帳的《吹牛老爹的墮落》,當然要告訴你,吹牛老爹在這些知名歷史大事件背後搞了什麼鬼——有趣的是,《吹牛老爹的墮落》卻沒有渲染「吹牛老爹殺害圖帕克」這則陰謀論。

《吹牛老爹的墮落》(來源/max)
但你知我知,《吹牛老爹的墮落》的重點,除了在這些尚恩充滿問題的人生遭遇之外,就是他對於幾位伴侶的暴力與剝削問題,而《吹牛老爹的墮落》選擇以他的已故前女友金姆波特 (Kim Porter) 為重點。《吹牛老爹的墮落》顯示尚恩如何長期以情緒勒索與心理操控,從精神面鉗制金姆,同時,他還對金姆進行實際虐待,這導致金姆曾向親友求助,表示自己宛如「籠中鳥」。而親友在《吹牛老爹的墮落》裡表示,金姆很可能並非自然死亡——兇手你知我知。
吹牛老爹法律團隊對《吹牛老爹的墮落》做出聲明,紀錄片也將回應放進內容:
「寇姆斯對事實與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充滿信心,在法庭上,真相終將大白,這些對寇姆斯先生的指控都是子虛烏有。」
《吹牛老爹的墮落》應該沒有那麼大的野心,期望自己會被端上法庭作為證物。它揭露這位音樂天才不為人知的一面,與眾所皆知一面背後的秘辛。你應當抱著一點距離觀賞它,不需要盡信它的內容。
但儘管如此,被害者與親友的血淚控訴已經足夠從情感面影響你,如果看完《吹牛老爹的墮落》之後,你覺得吹牛老爹真是十惡不赦,這絕對不令人意外。
權力結構下的沉默文化
但《吹牛老爹的墮落》要追的兇不只是吹牛老爹本人,正如它在敘述尚恩人生過程中順帶介紹了部份嘻哈歷史,《吹牛老爹的墮落》相信,尚恩並非天生就是惡魔,他身處的文化,以及他所在的權力結構,共同讓這位才子成為了傷害他人的惡魔——這暗示著現今美國社會的「沉默文化」。

《吹牛老爹的墮落》(來源/max)
掌握權力的男性是被允許為所欲為的,而女性必須默默承受,因為他太有名、太有才華與太重要,所以女性是可以被犧牲的,她們必須內化這些問題,自己接受結果……她們在這樣的過程裡被馴化了,即便宛如貴為Vibe雜誌主編的丹妮斯也一樣。
舊神隕落,新的神明可能很快就會出現,在這個有毒文化的有毒環境裡,新神很可能只是另一個吹牛老爹,這才是《吹牛老爹的墮落》真正嚇人的真意。
《吹牛老爹的墮落》已經上架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