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譽為動畫版《黑鏡》的詩選劇《愛×死×機器人》睽違三年,重磅回歸!這部由《惡棍英雄:死侍》提姆米勒與金獎導演大衛芬奇聯手製作的動畫劇集,結合科幻與超現實主義,天馬行空的想像卻又能間接揭露人性黑暗面與現實存在的弊病。
觀看《愛×死×機器人》其實就像在開盲盒一樣,往往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然而,等待比過往季數還要久的第四季,是否能維持過去三季的水準,還是反而期待越高失望越大呢?
風格多元,卻相形失色

《愛×死×機器人》第四季(圖片來源/Netflix)
《愛×死×機器人》在第四季增添更多具實驗性的題材,像是以音樂為基底的〈Can’t Stop〉,讓「嗆辣紅椒合唱團」與歌迷化身成數位魁儡娃娃,展現搖滾樂的舞台魅力,也反映台下樂迷的瘋狂行為,企圖打造別具特色的音樂錄影帶。然而,本集與《愛×死×機器人》主軸的關聯性卻薄弱到令人匪夷所思,完全無法理解這樣的 MV 為何可以自成一集。
另一部大膽揉合反烏托邦、史詩動作等多元素的則是〈暴龍的尖叫〉,猶如科幻版《神鬼戰士》遇上《飢餓遊戲》與《侏儸紀公園》,以殘酷的太空競技場作為開端,血淋淋地揭開資本主義衍生的病態人性。明明是可塑性很高的題材,卻敗在矯揉造作的台詞與刻意營造詩意的鋪陳,整集觀看下來非常出戲且尷尬。此外,〈髑髏地〉與〈400男孩〉也有類似的問題,中二的對白配上空洞的劇情,完全削弱視覺特效撐起的魅力,尤為可惜。

《愛×死×機器人》第四季(圖片來源/Netflix)
第四季甚至想延續前幾季〈三個機器人〉和〈靈魂汲取者〉加入更多貓咪元素,藉此博得觀眾歡心。本季確實成為貓元素佔比最高的一季,十集當中就包含〈又一龐然大物〉、〈他能悄悄靠近〉與〈智慧型設備,愚蠢型主人〉共三集,企圖想憑著貓咪提升吸引力,卻只是勉強讓劇情不這麼枯燥乏味,也增加對該集的印象。不過,由於第四季太多貓咪元素,讓人不禁思索著會不會有朝一日《愛×死×機器人》得改名為《愛×死×貓咪》。
無可挑剔的美術特效

《愛×死×機器人》第四季(圖片來源/Netflix)
儘管劇情、對白讓本季淪落與第二季相似的命運,但不得不說《愛×死×機器人》出神入化的視覺特效依舊讓人無可挑剔。每集打造出獨具風格的畫風,總能透過高品質的視覺體驗,烘托劇情的精采絕倫。
即便到了第四季,《愛×死×機器人》依然帶來無與倫比的視覺享受,更是帶回許多在過去集數曾出現的動畫風格,甚至還有同世界觀的延續性故事,像是〈玫瑰蜘蛛〉即與第三季〈蟲群〉擁有同一個世界觀,以全新視角探索關於愛與生死存亡的科幻故事。不但讓人能在觀看全新故事的同時,也能間接回味前幾季的作品。
整體不算優,但依然有不錯的佳作

《愛×死×機器人》第四季(圖片來源/Netflix)
雖然《愛×死×機器人》第四季讓人失望居多,甚至沒有像過去幾季打造出像〈茲瑪藍〉、〈吉巴羅〉這類非常突出的神級作品,但依然有幾集囊括本劇獨有的魅力,同時也承襲既有的暴力美學與科幻驚悚,成為令人印象深刻的佳作,譬如〈迷你第三類接觸〉、〈蜘蛛玫瑰〉與〈齊克如何信教〉絕對為本季 MVP。

《愛×死×機器人》第四季(圖片來源/Netflix)
〈迷你第三類接觸〉延續〈迷你亡靈小鎮〉的呈現手法,以迷你世界暗諷人類的愚昧、貪婪,前次造成了殭屍末日,本集則是招惹外星生物,導致世界毀滅,同樣套路卻仍玩出新趣味。〈蜘蛛玫瑰〉則以簡單的架構勾勒出在宇宙生存的孤寂,同時藉由一場交易與復仇之戰揭示愛與恨的一體兩面。兼具戲劇張力與情感層次,且結尾的神來一筆帶來的衝擊相當大。〈齊克如何信教〉以戰爭片包裝,直到墮落天使的降臨,讓整部片瞬間變成令人心驚膽戰的驚悚作,整體氛圍營造相當真實,幾乎是屏氣凝神地看到最後。
幸好第四季還有這三集佳作的支持,不然《愛×死×機器人》的招牌肯定會被徹底砸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