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清算 30 年系列歷史,清算伊森韓特的救世主本質

任職最久的詹姆士龐德是誰?是 15 年的丹尼爾克雷格。但這工作年資不過是伊森韓特的一半。湯姆克魯斯在大銀幕上飾演《不可能的任務》主角伊森,已經有 30 年的時間,如今 62 歲的湯姆再度主演《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簡稱《最終清算》),這可能是他的最後一部系列作(但誰知道呢)。

這部電影充滿濃濃的懷舊之情,同時完結《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簡稱《致命清算》)的劇情,這部沒說死是完結篇的《最終清算》,卻看起來就像在是在為 30 年的歷史劃下句點。

 

逼近 3 小時的《最終清算》,「任務」前所未見的複雜

【影評】《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清算 30 年系列歷史,清算伊森韓特的救世主本質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圖片來源/IMDB)

《致命清算》結局兩個月後,伊森手上有關鍵鑰匙,但他面臨的情報界危機,已經被超強 AI「生存體」升級為全球危機。生存體扭曲全球新聞,入侵各大強國的核武設施,如今美國已是最後堡壘。蓋布瑞持續追殺伊森,生存體鼓動的邪教勢力逐漸龐大,所有人都要找到伊森,而他必須在生存體掌握全球核武力量之前,找到位於深海沉沒潛艦內的生存體原始碼⋯⋯

湯姆克魯斯持續 30 年飾演伊森韓特,主演了 8 部《不可能的任務》,這已經是動作電影史、乃至影史的奇蹟紀錄。本名應為《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第二章》後來卻改名的《最終清算》,片名裡的「最終」,加上湯姆克魯斯的 62 歲年紀,引人遐想。

而《最終清算》確實擁有濃厚的最終感:沒有看過《致命清算》的觀眾,很難看懂《最終清算》在幹什麼⋯⋯甚至沒看過前七集《不可能的任務》作品的觀眾,可能也會在觀影過程中霧煞煞。

【影評】《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清算 30 年系列歷史,清算伊森韓特的救世主本質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圖片來源/IMDB)

因為《致命清算》出現的角色太多了,連帶持續增加新角色的《最終清算》,在劇情上更加複雜,這部逼近 3 小時的大長篇電影,沒有時間停下來前情提要,甚至連追思伊爾莎的時間都沒有。即便你看過《致命清算》,只要你分神一下子,都可能被這部電影複雜的計謀搞糊塗。它不像過去有著簡單目標的《不可能的任務》電影,它為了「製造」所謂的不可能任務,使用了非常多元素去複雜化一項任務,現在沒有人能獨自完成任務,通通需要多人、多線、多工、然後同時完成各自小任務,這個不可能的大任務才能完成。

 

你必須看過所有的《不可能的任務》才能更了解《最終清算》

這種齊心協力同步完成的風格,當然令人想起《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簡稱《鬼影行動》)裡,最終同步開啟電閘與按下取消開關的情節。這種設計同樣也出現在《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簡稱《失控國度》)與《不可能的任務:全面瓦解》(簡稱《全面瓦解》)裡。但是,這並不是《最終清算》唯一向系列借用的部份,這部電影借用了太多前作的經典橋段。

所以如果你要看懂《最終清算》,你最好看過第一集《不可能的任務》,你要記得伊森等人如何潛入不可能任務情報局(IMF),如何從天井吊下執行任務,這起任務又害到了哪位無辜的同事;要看過《不可能的任務3》,知道茱莉亞是誰,知道「兔腳」是什麼,記得班吉第一次出場的「反上帝」演說;還有《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裡 CIA 局長亞倫杭利如何批評伊森,說整個 IMF 都太草率與賭性堅強⋯⋯當然,你還必須認識「網路奇俠」(Net Ranger) 路德,他是除了伊森以外出現在每一集《不可能的任務》的常客,兩人的情感深厚。

【影評】《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清算 30 年系列歷史,清算伊森韓特的救世主本質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圖片來源/IMDB)

我們先把這些對前作的引經據典擺在一旁,更重要的是,你必須看過所有的《不可能的任務》,瞭解伊森韓特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瞭解他對於每一次出生入死拯救世界的原始動機,才能理解,《最終清算》裡他為何被清算?他需要負擔的原罪是什麼?《最終清算》最終清算的是整個系列(除了第二集之外),它要給觀眾一個關於伊森韓特的最終評價,因此,如果你沒有看過過去的《不可能的任務》,只認識伊森就是湯姆克魯斯,那麼,你無法感受到這部電影的意義,甚至覺得它很無趣。

 

阿湯哥敬業的完成特技,但感受不到更多的戲劇效果

這有點令人驚訝,因為《不可能的任務》其實一直都在努力提供簡單的娛樂效果。你不懂反上帝或兔腳是什麼,你依舊能從伊森晃盪於上海大廈之間得到許多樂趣;你猜不到是誰殺害伊森整個小隊也不要緊,看他跳上直昇機亂黏口香糖(小朋友不可以學)也很有趣;使徒毀滅世界的動機是什麼,電影始終沒講清楚,但直昇機撞直昇機很爽、伊森騎車逆向繞行凱旋門很爽、有壞蛋被熱油顏射還被鐵鉤吻臉⋯⋯一樣是不用解釋的爽。

【影評】《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清算 30 年系列歷史,清算伊森韓特的救世主本質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圖片來源/IMDB)

但《最終清算》並非如此,它除了花很多時間強調現在主角們的任務有不可能之外,它還花了一點時間辯證、並持續強調伊森韓特打死不退的救世主原罪。他始終不放棄、不犧牲任何一名隊友、他甚至不願意犧牲任何一位他不認識的路人甲,這代表伊森韓特隨時都把拯救全世界視為自己的無償責任,而非義務或工作,這種救世主精神令人讚賞。可是伊森會為了救人而無所不用其極,問題是他沒有意識到,這些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造成了本應不該出現的問題。

義勇救人卻造成傷害,許多國家設立了《好撒馬利亞人法》,讓見義勇為者得免除因過失造成傷亡的刑責。但對過度博愛的伊森而言,他在意的不是別人是否會原諒他,而是他無意識地成為另一場傷人危機的始作俑者,救世主卻變成了元兇,這是莫大的諷刺。《最終清算》非常認真地在探討這個道德哲學難題⋯⋯太認真了,甚至讓《最終清算》忘記了自己是《不可能的任務》作品。

【影評】《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清算30年系列歷史,清算伊森韓特的救世主本質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圖片來源/IMDB)

如果你以這個系列的動作橋段設計複雜度、動作橋段數量、乃至動作橋段的奇觀度而言,《最終清算》落在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60 多歲的湯姆依舊親身上陣大多數動作橋段,依舊把自己當作特技替身一樣虐待,甚至在預告裡展現了親身吊掛在飛機上、親身潛入深海等等特技奇觀。但是,你事實上可能很難感受到《最終清算》在動作橋段的精彩效果:你知道湯姆真的很苦勞地完成特技,但你感受不到更多的戲劇效果。

我們可以用《鬼影行動》的攀爬杜拜塔、《全面瓦解》的倫敦街道長跑、《失控國度》的閉氣四分鐘水中戲來做比對。這些堪稱視覺奇觀的特技戲,一樣是由湯姆親自上陣。但這些橋段之所以好看、進而令人念念不忘,是在於這些特技橋段與戲劇效果緊密結合。杜拜爬塔結合了喜劇效果,讓一隻不中用的手套扯伊森的後腿;倫敦長跑依舊是伴隨著班吉的少根筋,讓伊森差點被害死;水下閉氣四分鐘最精彩之處,是在四分鐘後的溺水,一個突入鏡頭的身影令人精神一振,忍不住想要舉臂大吼⋯⋯當然,觀眾對這個角色的好感度也馬上直線上升。

【影評】《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清算30年系列歷史,清算伊森韓特的救世主本質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圖片來源/IMDB)

但《最終清算》似乎少了這種「特技為輔、戲劇效果為主」的思維,在將近 3 小時的電影篇幅裡,沒有像《不可能的任務》天井垂吊或是《失控國度》水下四分鐘這樣戲劇效果滿滿的特技橋段。湯姆克魯斯親自攀爬在飛機外,確實很酷,在 IMAX 大銀幕上更酷,但是,你只是看他努力地爬遍飛機前前後後每個角落,卻沒有看到這個橋段會有的起承轉合、高低起伏。

奸角與伊森間沒有你來我往的互動,奸角在這個橋段裡甚至只是不斷地露出邪惡的笑容,不時拿出尖刀戳戳伊森。緊張是緊張,但也僅有緊張。看看《全面瓦解》,伊森從攀在直昇機下的貨物、爬上直昇機、掌控直昇機、追逐另一台直昇機、撞上對方、墜機翻滾⋯⋯這是一場有起有落、有急有緩、甚至有時還有點詼諧、看得出認真編排的動作橋段。但《最終清算》似乎失去了這種耐心,這些湯姆克魯斯認真流汗的特技橋段,並不能讓觀眾激昂地立馬鼓掌。

 

《最終清算》熱情仍在,但劇情與角色深度都逐漸扁平

【影評】《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清算30年系列歷史,清算伊森韓特的救世主本質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圖片來源/IMDB)

而同時在借用過去作品元素的狀況下,《最終清算》許多應該會令人興奮的高潮橋段,都有濃濃的既視感。諸如上述提到的「同時三方剪斷電線」的設計,就使用了好幾次;而伊森也多次在遭受攻擊的同時,不斷地關心隊友有沒有受傷,彰顯他的救世主聖光。這些都導致《最終清算》,從某個角度令人感受到這個系列、湯姆克魯斯、與他和編劇導演克里斯多福麥奎里 10 年來緊密合作的關係,都已經真的呈現老態。

克里斯多福與湯姆合作了 10 年,拍攝了 4 部《不可能的任務》電影,《最終清算》顯示他們似乎幾乎已經用完所有點子,在鬼才監製 JJ 亞柏拉罕於《全面瓦解》後退出這個團隊,《致命清算》與《最終清算》真正地成為了克里斯與湯姆兩人主宰的作品,他們的熱情與努力眾所皆知,但到了《最終清算》,熱情仍在,但換來的卻是令人難以忍受的江郎才盡。橋段複雜度、劇情、乃至角色深度都逐漸地扁平。

【影評】《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清算30年系列歷史,清算伊森韓特的救世主本質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圖片來源/IMDB)

負責喜劇擔當的班吉,漸漸失去了喜感;新女主角葛莉絲的劇情功能也逐漸變成啦啦隊;新隊友芭黎絲則變成了一個類阿諾的「一句哏」(one-liner) 角色;甚至前作令人畏懼的殺神蓋布瑞,這集也不再英明神武。這些角色當然都還是劇情要角,但是,他們之前在過去作品裡發揮的戲劇效果,可能讓你笑讓你感動讓你害怕的能力,似乎都減弱大半。而這種結果並不是演員的責任,可以感受到來自導演編劇的濃厚疲累感——他們的過去已太豐富,他們的現在已經沒有更多新鮮了。

 

忠實影迷仍然必須看《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

【影評】《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清算30年系列歷史,清算伊森韓特的救世主本質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圖片來源/IMDB)

如果你是《不可能的任務》長年影迷,那你不可能迴避《最終清算》,這幾乎是伊森韓特的「蓋棺論定」。即便《最終清算》沒有說死結局,但它努力解釋伊森出生入死的動機,對老影迷而言,他們內心可能也有多年觀影後累積的想法,可以進電影院驗證一番。而且,就像上述提到的,這部電影會喚醒你的過去記憶,還會把過去作品遺留的謎點,翻修成全新的謎底,《最終清算》是獻給忠實影迷的,不看不行。

對新觀眾而言,這是你接觸《不可能的任務》系列的好機會,在串流平台 HBO Max 上有六集的《不可能的任務》作品,而 CATCHPLAY+ 上則有《致命清算》,你可以花點時間補習完這套充滿樂趣的動作系列電影,然後享受它的最新冒險。前面提到的疲累感,一樣是相對於整個系列比較出來的,這代表著《不可能的任務》的過去有多麼精彩。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將在 5 月 17 日全台上映。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5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