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金酸莓獎 6 項入圍《雷根》上架 HBO Max:雷根是上帝派來的十字軍戰士總統,就看你信不信

金酸莓獎誕生至今 44 年,這個電影大獎每年搶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前,「表揚」每年的最爛電影、導演與演員,好萊塢諸君自然並不待見金酸莓獎落到自己頭上。這麼多年來,一直是反向指標的金酸莓獎,甚至變成了一種另類宣傳:許多觀眾會特別觀賞這些年度金酸莓最爛電影,就是為了想看看它究竟有多爛。

天佑影迷,勇奪 2025 年金酸莓獎高達 6 項入圍、並且沒有在台灣院線上映、由丹尼斯奎德主演的《雷根》,竟然意外在 HBO Max 上架。現在各位逐臭之夫之婦們,讓我們來研究《雷根》究竟何德何能,能獲得金酸莓獎如此青睞。

改編自書名聽起來就很不妙的《十字軍:隆納德雷根與共產主義之崩壞》(The Crusader: Ronald Reagan and the Fall of Communism),由名稱聽起來就很捍衛美國傳統精神的「美國吟遊詩人影業」製作,由與真實隆納德雷根長相完全不同的丹尼斯奎德主演,《雷根》從 1981 年的雷根總統槍擊中彈案談起,同時看到電影回顧蘇俄如何從二戰後崛起,共產主義的鐮刀與鎚子如何剝奪波蘭、烏克蘭與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權。

這一串赤色狂潮席捲歐亞的蒙太奇鏡頭裡,呈現邪惡帝國的形象⋯⋯而雷根總統正是咱們民主世界的強力十字軍,捍衛民主抵禦共產!

榮獲金酸莓獎 6 項入圍《雷根》上架 HBO Max:雷根是上帝派來的十字軍戰士總統,就看你信不信

《雷根》(圖片來源/IMDb)

時間快進到 2001 年,年輕的俄羅斯政壇明日之星安德烈,拜訪前 KGB 探員維多彼得羅維奇(強沃特飾),質問蘇聯為何在 30 年前崩壞。但為何要詢問一位退休的老間諜這種問題?因為維多正是在 80 年代長期關注美國情勢的 KGB 分析師,他預判了好萊塢演員雷根在政壇的崛起,乃至之後長年監視與分析雷根總統的一舉一動。可以說,維多比大多數人(甚至是 KGB)更清楚雷根的思維與邏輯根源⋯⋯他是本片的代言人,向觀眾介紹雷根此人的前半生。

榮獲金酸莓獎 6 項入圍《雷根》上架 HBO Max:雷根是上帝派來的十字軍戰士總統,就看你信不信

《雷根》(圖片來源/IMDb)

這些介紹從雷根的家庭背景開始、介紹他母親如何灌輸他純正的基督教思想、介紹他如何篤信上帝,避免自己踏上酒鬼老爸的失敗人生路;;乃至他如何進入好萊塢、參選演員工會副主席;進而在好萊塢黑名單時期,為 FBI 擔任線人,揪出隱藏在影壇的壞共產黨分子;直到選上總統並連任,以及在這兩段任期裡如何繼續捍衛民主,以對上帝、民主與公平正義的堅定信心,影響蘇聯(共產主義)的垮台。

如果你是在小學時讀過蔣中正先生看小魚逆流勵志故事的觀眾,《雷根》會讓你一陣眼熟。一般政治人物傳記電影通常會闡釋這位人物從政的中心理念,而這種理念通常與貪腐或階級等等社會議題有關。但《雷根》截然不同,從這部電影改編的傳記書名就看得出來,書名就寫著大大的「十字軍」,這個稱呼出自書中 KGB 間諜維多對雷根的形容。十字軍代表的不是普通的戰士,而是虔誠信仰上帝的聖士兵。也就是說,《雷根》對這位前總統的描繪,甚至是從宗教角度開始的。

榮獲金酸莓獎 6 項入圍《雷根》上架 HBO Max:雷根是上帝派來的十字軍戰士總統,就看你信不信

《雷根》(圖片來源/IMDb)

《雷根》將雷根神格化了,它描述雷根從小就口齒伶俐,善於表達,有點小時了了的味道。這種描述似乎在解釋未來雷根在政壇鼓舌如簧的原因,但是,電影並沒有強調這種天生才能,反而強調的是雷根從小對神的敬重,強調他愛上宗教小說《烏德爾的那台打字機》(That Printer of Udell’s) 並受到啟蒙,因此儘管年紀還小,雷根就自願提前受洗。身為一位好基督教徒的誠實、忠誠、忍耐等等美德,雷根全都一應俱全。可以說,雷根先是一位優秀的神之子民,而後才能成為一位好的政治人物。

相對的,雷根面對的是一個怠惰思考、渾然不知共黨邪惡勢力已經悄悄入侵的天真美國環境。《雷根》直接貼出奧本海默的照片,讓蘇聯間諜表示他已經被共黨吸收洗腦。這部電影勇敢地證實觀眾對那個年代許多涉嫌與共黨勾結人物的真實身份猜想,毫不客氣地直接把這些爭議人物打成蘇聯臥底——想必諾蘭導演非常傻眼。

當然,當時在好萊塢對勞工待遇不佳等時事不滿、因而大肆批評美國社會漠視工人階級的編劇達頓川波(他正是好萊塢黑名單的知名受害者,可參考《好萊塢的黑名單》一片),在本片的形象就不會太好了。

榮獲金酸莓獎 6 項入圍《雷根》上架 HBO Max:雷根是上帝派來的十字軍戰士總統,就看你信不信

《雷根》(圖片來源/IMDb)

當然,雷根在現實世界,特別是 80 年代,本就是明星統領,但《雷根》強調他在年幼時的信教虔誠、擔任救生員努力救人、甚至身為橄欖球校隊隊員時關懷有色人種隊友等等事蹟,是無疑的造神,是在推銷「他是個好人所以是個好總統」的滑坡邏輯概念。這對喜愛雷根的觀眾而言自然不是什麼大問題,但現在是 2025 年了(電影 2025 年上映),現代觀眾即便是觀賞自己偶像的傳記電影,都已經很難習慣這種上世紀流行的偉人傳記敘事手法,而《雷根》卻堅持這種造神老套。

當然,在這種論調之下,代表民主精神(與 FBI 線人)的雷根,與背後有蘇聯靠山(和蘇聯顛覆勢力)的索雷爾兩方的演員工會衝突,在電影裡就演變成民主與共產兩種勢力的代理戰爭。

榮獲金酸莓獎 6 項入圍《雷根》上架 HBO Max:雷根是上帝派來的十字軍戰士總統,就看你信不信

《雷根》(圖片來源/IMDb)

《雷根》自然會是一部評價兩極的電影,最簡單的例子在 IMDb,這部電影的評價是 6.1 分,水準平平,但這種評價是在大量滿分(10 分)評價與大量低分(1 分)評價之間的拉鋸結果。爛蕃茄上這部電影的專業影評評價僅有超低的 18% 新鮮度,但觀眾滿意度卻高達 98% 新鮮度,可以說是天南地北。

許多觀眾批評,專業影評的評價是參雜政治觀點,但是,很難說喜愛或討厭這部電影的雙方都真正地擺脫了這些政治偏見——你可能真的必須有政治立場支持,才能接受這部電影的努力造神。

另一個難以接受的部份,可能在於 71 歲的丹尼斯奎德。這部電影,堅持讓奎德飾演剛從二戰退伍回到好萊塢的雷根,這時雷根約 34 歲左右,連奎德真實的年齡一半都不到。《雷根》使用了特殊化妝與數位返齡技術,讓奎德臉上光滑得有如小嬰兒屁屁,這點對習慣奎德 30 多年銀幕形象的觀眾而言,實在是很難接受——更別提他還要與年紀小他 25 歲的米娜蘇瓦利演夫妻,他們擁吻的畫面可能會引發某些觀眾胃腸不適。

榮獲金酸莓獎 6 項入圍《雷根》上架 HBO Max:雷根是上帝派來的十字軍戰士總統,就看你信不信

《雷根》(圖片來源/IMDb)

當然,丹尼斯奎德老鳥裝幼齒可能有點噁心,但他依舊是那個能在類型電影裡表現演技的丹尼斯。隨著雷根從民主黨跳槽到共和黨,並在 1964 年支持共和黨候選人高華德,發表了著名演說「選擇時刻」,此時奎德對53歲雷根的詮釋,就開始有了說服觀眾的真實感。當然,這時電影更加強雷根的十字軍戰士形象,將他形容為一位對蘇聯勢力入侵深有遠見的先知,還是一位堅定信仰民主的領導者,但至少,丹尼斯奎德的詮釋不會那麼令人討厭。

那麼,作為一位新世代的觀眾,假設你沒有經歷雷根領導的「世界警察」美國時期,也不認識這位明星總統,那《雷根》能給你什麼?當然,你會認識這位神派來的十字軍戰士與神指定的美國總統(沒錯,電影裡有傳教士預言當時還是州長的雷根會當總統),可是,雷根的國家政策理念、雷根對毒品戰爭的立場、他的外交策略等等政治面的討論,在電影裡並未深入;而雷根在他經歷的種種重大事件背後的人性掙扎,在本片也隻字未提⋯⋯當然,《雷根》的任務是造神,不是在還原神的人性面。那麼,這部電影能給觀眾的,就只是一種片面的政治宣導。

 

《雷根》已經在 HBO Max 上架。

延伸閱讀

TAGS

Copyright © 2025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