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 Netflix 發行,文斯范恩主演的真人真事改編《母愛食堂》,是一部非常溫馨又動人的電影。《母愛食堂》故事描述文斯范恩在母親過世後,為了紀念她以及奶奶、延續那份家的味道,不惜賭上一切開了一家義大利餐廳,而且最特別的是,他請來的不是什麼知名大廚,而是一群當地的阿嬤們擔任主廚。這個點子本身就已經夠吸引人,實際拍出來更是充滿了情感與人味。
先說這部電影好看的地方,《母愛食堂》的節奏其實蠻輕快的,雖然整體故事走的是溫馨路線,但完全不沉重,也沒有刻意煽情。從主角一開始提起開店的想法、面對親友的質疑、到他真的開始找來一群阿嬤進廚房,一步步打造他心中那間「不是餐廳的餐廳」,過程雖然簡單但非常好看。
《母愛食堂》成功地把一個很私人的情感轉換成觀眾都能理解的共鳴,不會讓人覺得矯情,反而會讓同樣有經歷失去過的人感同身受。
整部《母愛食堂》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群阿嬤。不是每個人都是專業廚師,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再回到廚房裡忙碌,但她們願意,是因為有人認真地聽她們說話,有人覺得她們煮的不是食物,而是家的味道。這樣的理念,其實比什麼米其林星級主廚都還要動人。電影中一場場煮飯、上菜、與客人互動的戲,不只讓人食指大動,更充滿了情感交流。你會發現原來餐桌上,不只是菜和飯,還有故事,有回憶,有愛。

《母愛食堂》(圖片來源/Netflix)
《母愛食堂》主角的設定也很討喜,他不是什麼完美的人,有點衝動,有點不顧一切,但正是這種帶點傻勁的真誠,才讓人感受到他對媽媽的思念是多麼深刻。他不是為了錢開這家店,也不是想當什麼成功企業家,他只是想再找回那個在家裡廚房,聞到媽媽煮飯味道的瞬間。這樣的初衷,讓人無法不支持他。
當然,《母愛食堂》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或許因為電影篇幅的限制,某些角色之間的互動其實有點略過得太快,比如主角和阿嬤們之間的磨合,感覺稍微少了一點衝突和轉折,過程中也有幾段劇情略顯順利,像是一場大風大浪都沒經歷過就轉好,稍微讓人有點出戲。但這些小問題其實無傷大雅,畢竟這種電影看得開心就好,更重要的是,我們知道真的有這麼一家充滿愛的餐廳存在,那就足夠了。
最後,電影的情感收尾也處理得很細膩,不是硬塞感人場景,而是讓每一個角色的情緒慢慢堆疊起來,觀眾會在一場平凡的用餐、一次回憶的對話、一段靜靜的陪伴中,默默地感動。也許這部片沒有什麼戲劇性的高潮,但那份真摯的情感已經夠強大,可以深深打動你。

《母愛食堂》(圖片來源/Netflix)
總結來說,《母愛食堂》是一部非常適合和家人一起看的電影,它不講大道理,也不靠悲情催淚,而是透過一間小餐廳、一群阿嬤、一個思念母親的兒子,講了一個關於家庭、愛、和味道的故事。
如果你曾經想念某一碗熟悉的飯、某一道只屬於家的味道,那這部電影一定會讓你有感而發。推薦給所有想找回家的溫度的人,也推薦給任何需要一點暖心慰藉的你。雖然母親節已經過了,但《母愛食堂》無疑是今年最應景的母親節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