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 II》1&2 集開箱:從隨機殺人到地方勢力,這張呈現台灣社會議題的謎網變得更大了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絕對是 2019 年台灣社會最熱的話題之一,時隔 6 年,過了一個全球疫情,再回頭看看《我們與惡的距離》,你可能會懷疑時間也許從未移動,因為劇中點出的許多台灣社會問題,依舊很符合當下的時事。但是,《我們與惡的距離II》來了,這是一個全新的故事,發生在一塊全新的台灣土地上,它依舊野心勃勃,同時毫無畏懼,再次端出你我都熟悉的台灣禁忌議題。

《我們與惡的距離II》預告:

一場無差別縱火案,造成多人死傷,精神科醫師馬亦森(周渝民飾)的妻兒命喪火場,擁有精神科專業的他,無法抑止自己對兇手胡冠駿(劉子銓飾)的憤恨。但胡被指定到馬醫師服務院所進行精神鑑定,這可能是馬下手復仇的最好時機……一場刺殺法警案,令兇手家庭分崩離析,兇手妻子又茗(謝欣穎飾)心理壓力巨大,即將崩潰,她已無暇顧及子女,長子羅譽(白潤音飾)挑起母責,才國中生的他為生計與保護妹妹竟鋌而走險……

清雲縣出身的立委高政光(薛仕凌飾)正面臨政敵的罷免連署,母親高張玉敏(楊貴媚飾)是清雲縣兩大地方派系龍頭之一,高政光亟欲擺脫自己身上地方派系的色彩,但他又必須拉攏地方力量才能與罷免方抗衡。在他焦頭爛額的此時,竟然發現失蹤多年的親人,就近在咫尺……

《我們與惡的距離II》周渝民飾精神科醫師馬亦森(圖片來源: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II》周渝民飾精神科醫師馬亦森(圖片來源: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II》:「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過了 6 年,換上了全新演出陣容,但《我們與惡的距離II》與《我們與惡的距離》確實很相似,《我們與惡的距離II》的確是一部續作,只是這次它要討論的面向更廣、議題更複雜,相對的,《我們與惡的距離II》的劇情也更複雜一點,在抽絲剝繭的過程中,持續隱藏的真相勾著觀眾一路繼續看下去。影集開場,兇手憤怒的在超市外向機車噴灑汽油並點火,火勢迅速蔓延。這場惡火造成死傷,兇手也迅速被捕,但是,《我們與惡的距離II》的謎網才只露出一個線頭。

《我們與惡的距離II》每集的開場動畫片段,是一個個金線勾勒出的人形,而幾條線貫穿人群後又聚合在一起,這個片段幾乎可以概括《我們與惡的距離II》的戲劇結構。劇中角色陸陸續續登場,一位妻兒遇害而復仇心切的精神科醫師、一位想要改造政界卻有志難伸的政治人物、與一位丈夫遭逮捕而心力交瘁的妻子,他們乍看之下毫無關係,他們各自身份家境不同,他們各有自己的困境,但在劇集描繪他們的形象、與他們如何在困境中掙扎的同時,他們之間不為人知的關聯也漸漸顯露。「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這句話印在每集《我們與惡的距離II》的第一個畫面,這不是喟嘆,這是劇情提示。

《我們與惡的距離II》薛仕凌飾立委高政光(圖片來源: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II》薛仕凌飾立委高政光(圖片來源:CATCHPLAY)

地域是《我們與惡的距離II》的重要元素,這部作品裡有地方政治勢力,有地區醫療人力不足問題,這是一個關於「清雲縣」的故事,而《我們與惡的距離II》非常努力建築不存在的清雲縣。從劇中的電視新聞、醫療院所內外裝潢、警消醫護人員身上的服裝細節,都可以看到清雲縣的存在。這不單單是提高製作預算就能做到,這代表著清雲縣對整部作品的重要性,與道具組和美術人員的實力。這種努力傳達了真實感,而這正是《我們與惡的距離II》需要滿足觀眾的重點之處:因為這是一部討論真實台灣社會議題的作品。

這些議題實在是太多了,光光是《我們與惡的距離II》第一二集,就包含了罷免立委、地方勢力角力、詐騙集團車手、貧富差距、名嘴 YouTuber 大放厥詞等等我們常見的台灣日常風景,在你腦中還在忙著將真實政治人物或名嘴對號入座的同時,《我們與惡的距離II》也忙著串接眾多角色之間的關聯網。你會發現毫無關係的他與她,原來是他媽媽的弟弟的媳婦,而這些關係將會轉變這些角色的立場,甚至是行事動機。而即便是真的毫無關係的兩個角色,也可能因為相同的內心情緒或困境而惺惺相惜。

《我們與惡的距離II》楊貴媚飾演高張玉敏(圖片來源: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II》楊貴媚飾演高張玉敏(圖片來源:CATCHPLAY)

當然,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但如果這座島提不起你的興趣,你也不在意它孤不孤獨。薛仕凌飾演的高政光,毫無疑問會是觀眾最喜愛的角色之一,他是一位出身政二代但又是政治良心的角色,他同時也可能是(至少這兩集是)全劇最不精神內耗的角色,當他身邊的人陷入悲痛深淵,他能用幾句帶黜臭的體己話把對方拉出來;他也不會被情緒打敗,堅持自己的信念……當然,每部戲劇都喜歡挑戰這樣的完美人格,高政光的未來想必會遭遇打擊連連。

楊貴媚再次呈現舉重若輕的表演,她飾演的地方勢力老大姐高張玉敏,八面玲瓏,一張嘴糊瘰瘰。在地方勢力角力時,她可以一秒變臉一秒又哈腰巴結,在兒子不懂政治迂迴撮合藝術時軟硬兼施。高張玉敏每次出場都輕易地偷走全部焦點——即便高政光也無法攖其鋒。

《我們與惡的距離II》謝欣穎

《我們與惡的距離II》謝欣穎飾又茗(圖片來源:CATCHPLAY)

為什麼這兩個角色會特別受人喜愛?因為他們在這兩集裡,沒有呈現相當程度的心理或情緒病徵。沒錯,《我們與惡的距離II》與《我們與惡的距離》相同,非常重視角色在現實世界面臨的困境,但更重視他們在心理層面的活動。

這可能是周渝民表演生涯裡的重大挑戰,因為他飾演的馬亦森是全家滅門之災的唯一倖存者,但亦森所遭受到的心靈創傷,可能有生之年都無法恢復。這個角色諷刺的是一位精神醫師,但他卻無法醫治自己——或者說他不願醫治自己。因為沉溺在能引發幻覺的傷痛之中,是他唯一能再見再聽到死去家人的機會。而且,復仇的怒火是刺激他繼續活著的另一股動力。這種狀況下,周渝民必須表演出足夠的悲傷與足夠的憤怒,才能說服觀眾,馬亦森是個重度受創的廢人。

《我們與惡的距離II》胡冠駿(劉子銓飾)(圖片來源: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II》劉子銓飾兇手胡冠駿(圖片來源:CATCHPLAY)

意外的驚喜是白潤音飾演的羅譽,才 15 歲的他,有著不必說話就盡顯叛逆的三白眼。羅譽是個外表看來極端不受教的逆子,但這種外表不過是弱小的他勉強撐起的帶刺外殼。他才國中,連賭博電玩場都不敢讓他打工。但母親情緒極不穩定,家中沒有收入,而妹妹需要照顧。這種狀況下他自然無心就學,也無力逆轉這種困境,他更因為父親的殺人案而倍受歧視。白潤音的叛逆夠尖銳,但他同時能表現求助無門的軟弱,以他為劇情主軸的第二集因此非常精彩。

《我們與惡的距離II》大多數角色都必須承受精神壓力,連精神醫也不意外,當然,觀眾也被迫深入這些角色的精神深淵——因此不為情緒所苦的角色才會更讓人喜愛。《我們與惡的距離II》依舊是一齣大型精神治療劇,它試圖為劇中這些台灣社會也發生過的集體精神創傷(隨機殺人或群體污名化個體),給出一帖可能的解方。在過程中,觀眾可能會敏銳感受到,劇本有意地批評某些現今社會的錯誤認知(例如精神疾病是否會遺傳),這種安排在歐美劇並不陌生,但仍要為台灣編劇呂蒔媛的勇氣鼓掌。

《我們與惡的距離II》白潤音飾羅譽(圖片來源: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II》白潤音飾羅譽(圖片來源: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II》全季 10 集,從前兩集還看不出全劇最終走向,因為它不像《我們與惡的距離》有一個隨機殺人的主軸,讓觀眾時時提防另一顆未爆彈爆炸。《我們與惡的距離II》如上述所提到的,議題非常多元,它可以最終是非常政治導向的,也可以轉向司法層面的正義討論……而且,本劇還有六個家庭組成的一張巨大人際關係網,10集內容能不能交待完整?但至少,就前兩集的表現看來,《我們與惡的距離II》絕對是值得令人期待的。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將於 6 月 7 日起,每週六晚間九點在公共電視、CATCHPLAY 電影台 61 頻道同步首播,晚間十點於串流影音平台 CATCHPLAY+ (台灣、新加坡、印尼)、公視+、愛奇藝國際版、以及首次加入台劇的國際平台 Amazon Prime Video 於海外超過240個國家或地區同步上架。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5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