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里斯多夫蘭登所執導的這部《無線殺機》,雖然只是一部小品懸疑片,我卻有一定的期待,因為我相當喜歡他所執導的《忌日快樂》,且兩集看似雷同卻有著不一樣的巧思,他擅長從這種日常生活作為懸疑的故事發想。這次的《無線殺機》也不例外,那麼《無線殺機》是否和《忌日快樂》一樣有趣?可惜,這次只有趣了一半而已。

《無線殺機》主視覺海報(來源:IMDb)
宛如連恩尼遜救援系列的氛圍
《無線殺機》故事敘述女主角透過交友 APP 認識一個男生,並準備和對方第一次約會,而就在約會途中女主角一直收到來路不明的人的訊息,並要求她把他的約會對象殺掉,這場約會也成了一場與兇手對峙的場面。
首先,《無線殺機》在約會開始後所營造的氣氛與懸疑感是非常棒的,整部電影也幾乎是在主角約會的餐廳裡進行,這種在狹小空間受到威脅,並且透過電話指示要求主角做事情,而主角一邊試圖找出兇手的模式,不禁令人聯想到連恩尼遜的幾部救援系列,如《空中救援》、《疾速救援》等等(事實上,連訊息打在畫面上的呈現手法也如出一轍),只不過,《無線殺機》當然沒有連恩尼遜的電影來得精彩,電影推進上並不夠緊湊刺激。

《無線殺機》劇照(來源:IMDb)
中途脫序的敘事邏輯與膚淺的科技元素運用
再來則是兇手塑造的部分。《無線殺機》從頭開始就把兇手設定成那種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樣子,但就在主角找到兇手是誰後,電影卻也沒有給足兇手何以能做到某些事情的解釋,彷彿這一切已經不重要似的,整部片也就是從這個地方開始胡亂編排。
女主角突然智商下線,故意激怒兇手導致不必要的悲劇,還讓家人身陷危險中,然後女主角莫名憑一己之力衝回家保護家人,這過程的邏輯性已經全被丟棄,瞬間從懸疑片變成搞笑片,結局說是個爛尾一點也不為過。
而《無線殺機》還有一個非常雞肋的點,即設定女主角曾經是一個受虐者,開頭甚至還帶出女主角現在已經遠離曾經的陰霾,並且也開始幫助受害者,本來以為電影會以此方面作為延伸,帶到任何影響關鍵劇情的發展,結果並沒有,這個設定單純只是為了幫兇手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可以利用而已,實在是有點意義不明。

《無線殺機》劇照(來源:IMDb)
最後,《無線殺機》雖然以交友 APP 和 airdrop 這種現今流行生活的東西作為題材發揮,讓觀眾更有帶入感,只是這部電影並非以這兩者為核心議題,例如談交友軟體或是臭一下蘋果的陌生傳送功能(應該真的沒有吧?)。如果硬要說的話,本片或許是想告訴你交友軟體也能找到真愛的可能吧?
整體來說,《無線殺機》只是一部小品懸疑片,前半段有著一定的樂趣與懸疑感,可惜隨著時間過去電影也顯得越來越黔驢技窮,最終更迎來一個隨便寫寫的結局,如果你不在意虎頭蛇尾的劇情,只是單純想享受一些娛樂,那《無線殺機》還是一部可以看看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