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QUEER》:以你的慾望呼喚我

這幾年創作能量頗為豐沛的名導盧卡格達戈尼諾,2025 年在引爆網友熱議的《挑戰者》之後又推出了《QUEER》,本片由丹尼爾克雷格和德魯史塔基主演,改編自「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 作家威廉布洛茲的同名半自傳小說。攝影風格唯美、故事略走偏鋒,與溫柔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不太相像,本片是近來頗獨樹一格的同志題材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片商這次並未將《QUEER》另取中文片名,或許正因為考量到「queer」這個詞的複雜歷史含義。「queer」原意為奇特的、怪異的,早期多為男同志的蔑稱(本片主角威廉李使用這個詞時多少帶有自嘲及譏誚的成分),直到 1980 年代的社會運動之後,同志族群認為應該「奪回」這個詞的使用權,並賦予其正面意義,才逐漸演變成我們如今常用的「酷兒」一詞。

《QUEER》絕非單純的單戀故事,有些觀眾可能會困惑於第三章節〈叢林中的植物學家〉劇情線突然變得迷幻又超脫現實,但其實電影對於李自身和他對尤金的情慾都有所鋪排。

*以下涉及劇情提及,請斟酌閱讀

【影評】《QUEER》:以你的慾望呼喚我

《QUEER》(圖片來源/采昌)

旅居墨西哥的作家威廉李浸潤在潮濕炎熱的空氣,許多時候都臣服於自身的慾望,但可以看出,他對自身的男同性戀傾向其實並不能坦然接受。李曾自白「寧願死也不要成為性愛怪物」,加上他因為長期用藥而在旅行中深受戒斷症狀所苦,可以看出他與自己身體的割裂,也因此亟欲追求「亞赫」(也就是死藤水),希望透過這種藥草能夠達成不需要依賴身體的心電感應、心神合一。

【影評】《QUEER》:以你的慾望呼喚我

《QUEER》(圖片來源/IMDB)

在植物學家(其實更像巫醫)的幫忙之下,李和尤金都服下了亞赫,在此出現整部《QUEER》最為詭譎的場景:他們雙雙嘔出血淋淋的心臟,然後接觸彼此的身體,先是宛若雙人現代舞的同步律動,然後更進一步合而為一。這種與另外一人完全相通的感覺應該是既瘋狂又可怖的,於是尤金退縮了。

使用亞赫的隔天早上,植物學家告訴尤金「你該看看你昨晚的樣子」,但或許尤金並不喜歡自己的主體逐漸消失在另一人的皮肉之下,或許不想被酷兒的身份與情慾定義,也或許是不喜歡和李被綁定在一起注視,總之最後他選擇離去。

【影評】《QUEER》:以你的慾望呼喚我

《QUEER》(圖片來源/IMDB)

《QUEER》的尾聲,可以看見主人公威廉李已經老去,他心中仍然有一個房間存放當時跟尤金相關的記憶。如果多足、扭曲的蜈蚣是男性情慾的象徵,那銜尾蛇就更像是李與尤金——李運用自身的慾望打造出情人尤金,吞食它其實是在吞食自己,尤金在其中並沒有主動給予。

李的夢境最後,他以男子氣概的象徵(即手槍)殺死了尤金,彷彿這樣就代表他贏了,他全權佔有了對方。

【影評】《QUEER》:以你的慾望呼喚我

《QUEER》(圖片來源/采昌)

垮掉的一代作家格外注重藥物體驗、性靈探索等等,這也使得《QUEER》與其他我們在銀幕上常見的同志作品不太一樣。盧卡格達戈尼諾嫻熟執導,不管是現實還是魔幻場景都拍得讓人身歷其境,丹尼爾克雷格的演出更是精彩,將孤獨而迷失的中年酷兒詮釋得絲絲入扣。

《QUEER》乍看之下並不好懂,但相信隨著時間過去,本片會成為影史上一個特別的存在。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5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