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義大利電影,你也許會想起描述納粹集中營裡的至親之愛、令人熱淚盈眶的《美麗人生》,或者可能是懷抱夢想於是離家追夢、讓人感動不已的《新天堂樂園》。而 Netflix 新上架的原創電影《童心列車》可能會讓你回想起這兩部電影,並不是真的非常相似,但總會浮現於腦海。
《童心列車》改編自同名小說,由義大利導演克莉絲提娜康嫚希妮執導,描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貧窮的南義大利母親再也養不起她深愛的孩子,她和成千上百個相同處境的鄰居一樣,忍痛將兒子艾默里送上火車,讓北部的共產黨員撫養他,撐過最困難的那段時期。
《童心列車》鋪陳了不少細節,讓觀眾可以感受到母子兩人的感情、以及他們兩人的性格。電影開場時是 1944 年,那時二戰尚未結束,義大利已經向同盟國投降,但仍逃不過空襲轟炸,畫面上可以看見母親在找到孩子之前,說什麼也不願意自己躲起來。戰火之下,更顯得母愛的純粹與不易。而戰後的義大利陷入極端貧窮,艾默里為了賺錢想出將老鼠染白的餿主意,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大膽超齡和鬼靈精怪,這點就算是到了北部也沒有改變的。

Netflix《童心列車》
艾默里北上到了共產黨員寄養家庭改變了很多事情,他能夠三餐溫飽、重新入學讀書,也初次感受到對音樂的喜愛,這一切都帶給他夢想與未來的概念,當鄰居太太問他「長大後要做什麼?」艾默里一開始還答不上來——很可能因為以前從來沒有人問過他——但隨即堅定的表示,他要拉小提琴。夢想說出口就好像成為了一個真實的目標,只是他沒有想到,這個目標會讓他與母親逐漸分離。

Netflix《童心列車》
艾默里回家之後,母親的反應是非常寫實的。她因為與另一個「媽媽」的經濟差距太大難以彌補而羞愧,無力改變的她情緒轉化為憤怒,甚至將艾默里視為珍寶的小提琴給當了,一方面是為換取食物,另一方面也為了將這個「未來」給埋葬起來。
在這樣的家庭裡,夢想只是奢侈品。艾默里負氣離家,但他要多久之後才能意識到,母親心裡其實也有過無盡的掙扎,最後放手讓他走?

Netflix《童心列車》
《童心列車》細膩感人,又不至於太過煽情,配合主題的弦樂應用得宜,講述一個多數觀眾並不是特別熟悉的一個時代。而在歷史的長河中,犧牲奉獻的母親——不管是忍痛和親生子女訣別的母親、或是全心接納無血緣關係孩子的母親——未必能留下隻字片語。幸好還有這樣的故事,讓我們能夠看見亂世之中這些渺小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