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無僅有的台語特攝英雄電影「神龍俠三部曲」: 日漫、特攝和台語片奇妙而珍貴的神奇交錯點

唐澄暐

持續典藏、修復台灣影音資產的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2025 年公開了全新修復完成的台語特攝系列作──《神龍飛俠》、《月光大俠》以及《飛天怪俠》,並安排於這個十一月在中心影廳放映。這三部極其罕見的台語特攝電影,雖然沒能打造出堪稱帥氣的本土銀幕英雄,卻見證了日本橫跨媒體的娛樂作品和台灣興盛一時的台語片,在台灣電影史上的一次神奇交錯。

「神龍俠三部曲」溯源:日本漫畫《幻影偵探》

「神龍俠三部曲」的源頭,是日本漫畫家桑田次郎於 1957 年開始連載的漫畫《幻影偵探》(まぼろし探偵)。平常身為記者的少年富士進,一旦從擔任警部的父親那邊得知發生難解的案件時,就會穿戴起眼罩、圍巾和一身黑裝,化身「幻影偵探」潛入警方難以探查的危險地帶,和警方聯手捉拿惡黨。

台語特攝電影《神龍飛俠》的原作,日本漫畫《幻影偵探》(まぼろし探偵)

《幻影偵探》日文完全版封面。(圖片出處:コミックシーモア

《幻影偵探》常見的情節是,被害者遇上不尋常甚至是超自然的威脅,警方傳統的辦案方式根本沒轍;聽聞消息的主角便化身幻影偵探,騎著摩托車四處明查暗訪,才發現所謂的「超自然」往往是凶手裝神弄鬼的伎倆;而故事的高潮,就是幻影偵探反將對手一軍,用凶手的伎倆反過來嚇凶手一大跳,再順勢配合警方將他們一網打盡。

1959 年日本《幻影偵探》電視劇片段:

幻影偵探的對手有時只是大富人家的內賊,但有時也會出現龐大的犯罪集團,甚至是企圖征服世界的組織;他們有時配備超乎當代的兵器,有時則是綁架了科學家,企圖奪走危險的最新技術。面對這樣的對手,幻影偵探雖然沒有超能力,也沒多少特殊道具,但總能一再靠敏捷身手和聰明頭腦化險為夷。大受歡迎的《幻影偵探》在 1959 年推出了廣播劇,同年又拍攝了電視劇,成為了像《月光假面》、《七色假面》一樣的電視特攝英雄──跨出紙本來到電視之後,幻影偵探的配備還整個大升級,不僅有了電子手槍,本來的摩托車也變成了飛天車。

 

大獲歡迎的日本變身英雄特攝影集,怎麼來到台灣變成台語漫改特攝片?

其實就在電視劇放映期間,原班人馬曾於 1960 年拍了一部電影版。不過電視劇結束後開拍的兩部續集就全部走馬換將,其中的導演,就是後來台灣「神龍俠三部曲」的導演小林悟。

《神龍飛俠》台語特攝片。

《神龍飛俠》。

學者三澤真美惠曾針對台灣執導經驗訪談過小林悟,而為「神龍俠三部曲」的幕後留下了珍貴紀錄。訪談中小林提到,他在參與台日合拍的怪談電影時,接受台灣演員邵羅輝的邀請,來台重拍當年由自己執導的後兩部《幻影偵探》(「まぼろし探偵 恐怖の宇宙人」以及「まぼろし探偵 幽霊塔の大魔術団」);但後來邵羅輝希望在台灣拍出三部曲,小林只好把最後一集《幽靈島的大魔術團》再拆成兩部片。因此,「神龍俠三部曲」的故事主幹和《幻影偵探》後兩部電影並沒有太大差異,只有一些角色的改名或增減:

記者三林君,一從當警察的爸爸那聽說「宇宙人」和「蜈蚣團」等團體四處綁架威脅的惡行後,就穿戴起跟幻影偵探七八分像的衣裝,化身「神龍飛俠」,在香港各地(這是故事的設定,但實際場景全在台灣)追捕惡黨。

台語漫改特攝電影《神龍飛俠》主視覺海報。

《神龍飛俠》主視覺海報。

 

「神龍俠三部曲」:成就絕無僅有的台語特攝英雄電影!

雖然《幻影偵探》三部曲本來就不是像《哥吉拉》那樣成本高昂的大場面特攝電影,但據小林悟所言,台灣能提供的資金和技術比起日本當年更有限,此外還有著語言溝通的問題,甚至因為當時台灣電影圈「偷劇本」的情況嚴重,連劇情都沒辦法事前向演員透露太多……種種因素之下完成的「神龍俠三部曲」,老實說實在很難稱為帥氣的特攝英雄,甚至可以說隨時都能看出拍攝困難所造成的各種坑坑洞洞。但即便如此,「神龍俠三部曲」還是努力創造出各種陸上、空中、海上、人群飛天遁地四處翻轉的追逐打鬥鏡頭,甚至還配合大魔術團的劇情,而讓真正的台灣馬戲團在鏡頭前演出。

《神龍飛俠》。

《神龍飛俠》。

1968 年「神龍俠三部曲」在台灣上映後,小林悟也轉投資本更雄厚的國語片,並在留下幾部國片後離台,而一度繁盛的台語片,也在資源排擠下無法轉型彩色電影而快速衰退。「神龍俠三部曲」就這樣成為了絕無僅有的台語特攝英雄電影,替台灣電影史留下了日漫、特攝和台語片的一個奇妙而珍貴的交錯點。

《神龍飛俠》、《月光大俠》以及《飛天怪俠》等「神龍俠三部曲」安排於 11 月 9 日於國影中心放映,詳細上映場次等資訊,請參考「神龍俠三部曲」OPENTIX 票券資訊頁及國影中心最新公告。

*「神龍俠三部曲」電影劇照及海報圖片感謝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5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