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重生:回顧80年來的銀幕狼人蛻變史,解析2025《狼人》如何重塑經典

人狼屋

2017年,重啟版《神鬼傳奇》的失敗讓環球公司放棄了籌備中的「闇黑宇宙」,並以分頭進擊的策略,取代最初的共同世界觀。於是在1943年後原本有望再度齊聚一堂的環球電影怪物們,又再度回到各自為政的狀態。

2025 年上映的《狼人》標題

2025 年上映的《狼人》標題

然而以長遠的眼光來看,這步棋或許避開了更慘烈的未來。近幾年觀眾已經開始懷念對新手較友善的單純劇情架構,而且被共同宇宙的遊戲規則所束縛的怪物,必須配合其他角色而調整屬性,其實很難大顯身手或展現特色。環球在 2025 年以《隱形人》寫下的亮麗成績,以及《吸血鬼特助:雷菲爾》與《嗜血芭蕾》等趣味橫生的作品,也證明了怪物們單飛後的發展反而各自精采。

《隱形人》

《隱形人》

不過另一方面,這些怪物的設計還是保留了一點共通色彩的發展空間。他們都在現代社會努力尋找新的容身之處,古老生物學習讓自己更時髦(例如《嗜血芭蕾》的吸血鬼黑幫),也有怪物用新科技包裝自己的殘虐本性(例如《隱形人》裡穿著隱形裝的反社會人格者)。而目前在《科學怪人》及《黑湖妖譚》皆進入重製階段的當下,環球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重塑他們最得意的創作,卻可能也是近年最難推銷的經典怪物:狼人。

《嗜血芭蕾》

《嗜血芭蕾》

早期狼人銀幕形象是孤獨且身不由己的

將狼人視為環球電影的「創作」,或許會令許多人困惑。畢竟狼人傳說的起源,可說跟人類歷史一樣悠久。但我們對狼人的基本印象,包括在月光下變身、畏懼銀器、被狼人咬傷或抓傷就會被同化,以及宛如雙面刃的狼頭草,其實大多來自環球最早的恐怖作品《倫敦狼人》(Werewolf of London)及《狼人》(The Wolfman)。

在電影上映之前,狼人的成因幾乎沒有固定的規則,避免變成狼人,恐怕比殺死狼人更困難。牠們通常是對背教者與犯罪者的警告,但也可能是跨越疆界,兼具各種生物優點的自由象徵。《狼人》的編劇寇特席麥 (Curt Siodmak) 則強化狼人的人性及悲劇色彩。靠氣氛與情感取勝的劇本,也大幅提升本片的精緻度與藝術性。

早期描述狼人事件的文獻

早期描述狼人事件的文獻

《狼人》的劇情其實不如《倫敦狼人》來的曲折有趣,不過它以鄉野傳說的口吻,煞有其事地述說一個似真似幻的現代怪談,加上宿命論及群體暴力等熟悉的主題,使它在觀眾心中留下更強烈的印象。小朗錢尼飾演的主角塔伯為了救人與狼搏鬥,卻不幸應驗了村莊的狼人預言,承繼了只有死亡才能解開的狼化詛咒,當塔伯發現他無法逃離命運與村民的追捕時,只能坦然接受狼人的末路,並諷刺地被他自己的狼頭手杖擊殺。

《狼人》的叫好叫座,奠定了狼人孤獨且身不由己的銀幕形象,相較於其他順應天性、以本來面貌示人的電影怪物,狼人一方面忍受他人的誤解,一方面要壓抑殺戮的衝動,本身即帶有動人的戲劇張力,因此之後許多的狼人作品,包括環球向兩部啟蒙電影致敬的《美國狼人在倫敦》與《狼嚎再起》,都遵循上述提到的創作路線。

《狼人》

《狼人》

但另一方面,《破膽三次》的異軍突起,又替狼人題材帶來久違的新鮮感。它雖遵循狼人電影的公式,卻擺脫單打獨鬥的悲劇結局,將狼人變成隱身在現代社會的互助社群,它甚至不斷強調狼人的優越及雙方共存的可能,扭轉了 1940 年代恐怖片的排外主義及人類中心傾向。在 1970 至 1990 年代的狼人電影全盛期裡,狼人所隱喻的核心主題或社會議題可說五花八門,但這些作品大致可分為「孤狼」及「狼群」兩種路線。後者由於能讓劇情有更大的格局及發揮空間,因此在近年的創作裡較受青睞。

《破膽三次》

《破膽三次》

新版《狼人》設定  與原始版一脈相承

不過當狼人開始集體行動,並衍生出派系與正邪之分後,牠的恐怖感也急速下降。狼人逐漸擺脫神秘色彩,變成某種擁有組織紀律的類人種族,在主流奇幻作品裡擔任不可或缺的配角。另一方面,恐怖片影迷卻開始對傳統怪物失去興趣,轉而擁抱失控的科技、邪惡陌生人、活屍末日,或宗教恐怖等題材。2010 年的《狼嚎再起》是目前最後一部由大型片廠推出的高成本狼人恐怖片(一億五千萬美金),但票房及口碑皆不理想。在之後的十四年,狼人只能棲身在電視電影、獨立製片及串流的世界,觀眾的反應也相當冷淡。

《狼嚎再起》

《狼嚎再起》

因此,當環球公司有意重啟狼人電影的計畫,要如何找回觀眾對狼人的熱情,並替狼人電影注入新活力,就成為他們的首要挑戰。在《隱形人》的導演雷沃納爾接下此重責大任前,業界流傳的諸多廢案版本,包括讓巨石強森飾演狼人,或是模仿《獨家腥聞》(Nightcrawler) 及《華盛頓狼人》 (Werewolf in 澳门皇冠体育) ,讓雷恩葛斯林飾演狼人記者等點子,都隱約透露了環球想用明星光環包裝狼人題材,並將狼人描繪成反英雄的強烈企圖心。

《華盛頓狼人》

《華盛頓狼人》

然而雷沃納爾似乎有著截然不同的打算。在日前公布的《狼人》預告片裡,我們發現他不但讓故事的調性回到嚴肅的恐怖路線,更將電影的格局縮小至極為精簡的程度。此外,電影的宣傳相當低調小心,也跟其他狼人作品不同,避開了變形狀態的特寫。雷沃納爾在最近的訪談中透露,新版的《狼人》並非原始版的二度重拍,它將是前所未見的作品,並延續他從《隱形人》以來就情有獨鍾的題材:家庭暴力。有趣的是,新版《狼人》雖然是以全新的創作理念為出發點,但它對親子關係的描寫,卻與原始版《狼人》及重拍版《狼嚎再起》一脈相承。

雷沃納爾

雷沃納爾

原始版《狼人》的主角塔伯與父親相當疏離,這導致父親對他的症狀一無所知,並促成父親在不知情之下手刃其子的悲劇結局。《狼嚎再起》借用《倫敦狼人》的雙狼人設計,讓塔伯的父親看似睿智明理,實際上是讓兒子遭受詛咒的元兇。而新版《狼人》的主角布雷克與妻兒回老家尋找失蹤父親,卻被不明生物咬傷並圍困在屋子裡的情節,也明顯令人聯想到前兩部作品的設定。事實上,先前環球影城在萬聖節活動展示時引起軒然大波的禿頭狼人模型,就有可能是布雷克父親變身的模樣。(但環球影城的場景不一定與電影設計同步,例如《大法師:信徒》的鬼屋就出現許多與電影無關的惡魔道具)

《狼人》專題

可以確定的是,由克里斯托福・阿波特飾演的布雷克,由於同時身兼人子與父親的角色,在片中的處境勢必比塔伯更煎熬。我們在第二版預告片裡,也看到幾個疑似描寫布雷克的意識在理性及狂暴間掙扎的抽象畫面,令人聯想到史蒂芬金的小說《狼人的四季》與改編電影《銀色子彈》(Silver Bullet) 呈現的意象。

而他的家人被狼人困在車裡的安排,也有點類似史蒂芬金的《狂犬酷丘》(Cujo)。假使善於描寫崩潰父親的史蒂芬金,是雷沃納爾在構思劇本時的參考對象之一,或許在新版《狼人》簡單直白的劇情背後,真的隱藏令人無法預料的發展也說不定。

《銀色子彈》

《銀色子彈》

就在《狼人》的上映日期進入三個月的倒數計時,另一部搭著超級月亮新聞列車的恐怖動作片《狼人們》(Werewolves) 也悄悄地預備在十二月登場。這部被稱為「狼人版國定殺戮日」的作品描述超級月亮讓全球多數人突然變成狼人的大災難,其概念與新版《狼人》相比顯得誇張許多,而兩部片的較勁可說又延續了 1970 年代後「孤狼」與「群狼」的狼人作品路線之爭。這場票房之戰最後會鹿死誰手,相信也會是狼人電影愛好者在年末最期待的大事吧。

《狼人們》

《狼人們》

延伸閱讀

TAGS

Copyright © 2025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