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結劇評】《殺人者的難堪》:軟爛殺手崔宇植vs.頹廢警探孫錫久,誰才能代表真正的正義?

潘光中

最近有兩部同期上映的韓劇,不約而同地以「殺人者」為劇名,而且都很火。一部是 Disney+ 以小說改編的《殺人者的購物中心》,另一部則是本篇的主題、Netflix 從網漫改編的《殺人者的難堪》。

 

《殺人者的難堪》正式預告

《殺人者的難堪》劇情概述、主創及卡司

《殺人者的難堪》(살인자o난감/A Killer Paradox)原作是繪師 CCOMABE 創作的網路漫畫,講述一個軟爛度日的魯蛇,無意間成了伸張正義的連環殺手;在他不知道該如何自處的當下,追蹤著他的刑警、阿宅、以及另一名殺人魔,交會出一段「何謂正義」又充滿血腥的思辨旅程。改編劇本由新人編劇金多明執筆,導演則是《他人即地獄》的李昌熙。

演員海報:崔宇植

而主要的卡司有:飾演完全沒有人生方向的打工族「李蕩」的崔宇植;盡忠職守卻對工作充滿無力感的刑警「張難堪」的孫錫久;耗費全部家產和人生來幫助李蕩的阿宅「羅賓」的金耀漢;曾為執法者卻雙手沾滿血腥的前刑警「宋村」的李熙俊

演員海報:孫錫久

※以下內容可能包含劇透、成人議題以及個人主觀論述,請斟酌閱覽

 

四個立場與手段都截然不同的角色

原作漫畫共分為本傳四十九章、外傳四章,而金編則是在不損原意的大前提下,改動了劇情時序和結局安排,重新構成每集實長約四十分鐘、共八集的量體規格。故事的主題是探究「正義」,而四位主要角色在正義之前的立場與手段卻截然不同──李蕩按照不明所以的本能「執行」正義;難堪因為職責所在而「維護」正義;羅賓出於傷痛經歷選擇「協助」正義;宋村則是為了自尊執拗的「追尋」正義。

《殺人者的難堪》

明明都是「正義」,對這四位主角卻有著天差地遠的解釋。金編縮減了原作中對羅賓和宋村的動機解釋,把較多的篇幅留給李蕩和難堪。其實韓文原名「살인자o난감」中的「o」雖然被翻成從屬格的「的」,但如果從實際劇情來反推,或許用並列的「與」、甚至是主動的「是」來填空,或許更加切題。畢竟整個故事就是身處體制內、遵循程序正義的難堪,與不斷衝撞體制的李蕩、羅賓、宋村等三人對抗的故事。

《殺人者的難堪》孫錫久

 

實質 vs. 程序,哪邊才是真正的正義

觀眾最先看到的,是連續失手殺人的李蕩。儘管動手前並沒有正當理由,但事後卻總有意外的翻盤機會,原來死於他手下的傢伙,各個都是罪該萬死的渾蛋──銷聲匿跡的連環殺人犯、謀害親生父母詐領保險金的半盲女子、怠忽職守還性侵未成年受女的檢察官……這讓羅賓認定李蕩就是替他執行正義的天選之人,而李蕩也接受了羅賓的解釋,成了執行正義的無名英雄。 

【完結劇評】《殺人者的難堪》

李導採用的敘事風格跳脫了一般的犯罪懸疑類型,更偏向無厘頭的魔幻風格。李蕩經常在殺人瞬間、以及事後回想時,沉浸在或異常血腥、或無比歡樂的幻境之中;而這些看似非寫實的迷幻夢境,往往隱藏著符合現實的正確線索。這使得他雖然殺了人,卻符合實質上的正義,也給了羅賓持續協助他的動力。可越是如此,難堪就越必須盡快將這兩人繩之以法,避免程序和制度被無限制的破壞;而自認是正義使者的宋村,也越發想搞清楚:李蕩這種神乎其技的準確直覺,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韓國影集《殺人者的難堪》

 

在對與錯之間的第三種選擇

整個故事的表面劇情,看上去就像是一個為了追索正確答案的善惡對抗;但是當觀眾隨著劇情走到最後,將會赫然發現:會不會在所謂的對錯之外,還有一種可能?也就是無關對錯或正邪,其實還有出於灰色地帶的第三種選擇?這個選擇並不是要衝撞和破壞體制,而是在程序、規則的不足之處,給予受害者更實際的補償與救贖。 

影集《殺人者的難堪》

所以當劇情推進到最後,雖說與原作漫畫給出了不盡相同的收尾,但是探究出的解答仍舊是殊途同歸──也就是「復仇」行動的真正意義從來都不是要樹立解決問題的規範,而是單純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直接消滅製造出問題的那些個體。原作很明顯參照了俄國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經典小說《罪與罰》,並且在致敬古典文本時,加入了不少符合韓國社會現況的新議題。 

崔宇植《殺人者的難堪》

以一部迷你影集來說,《殺人者的難堪》的完成度相當的高,無論是技術面或藝術面都有相當可觀之處,演員們的演技發揮也是全程在線。如果對犯罪類型或古典推理有興趣的話,這部絕對列入誠心推薦。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5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