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辣妹過招》沒有「真的」續集?即便辣妹變成了辣媽,那股嗆辣還是一樣香

我們要怎麼評斷一部電影是不是真的好?票房?IMDb 分數?還是妳閨蜜的評價?也許這個指標更有量化意義:迷因。如果一部電影被製作成許多迷因或是表情包,那麼這部電影不是好得令人難忘,就是爛得讓人黜臭。從這個角度,《辣妹過招》(Mean Girls) 應該是好的那一邊。因為連內容農場都要寫篇「統計《辣妹過招》93 個迷因」的文章,93 個這麼多,代表大家很愛用,而且許多迷因現在看來還是很好笑,這不但同時證明了《辣妹過招》的優質程度,更留下了一個困擾我們的問題:為、什、麼、《辣妹過招》還沒有續集?

《辣妹過招》是那種好萊塢年輕演員們夢想中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電影:一部中低成本的小電影,捧紅了默默無名的新鮮人們。不過《辣妹過招》的例子比這更圓滿一點:它是「人 & 雞犬通通升天」。

主創蒂娜費 (Tiny Fey) 與好姊妹愛咪波勒 (Amy Poehler) 已經是美國電視觀眾每週六晚上熟悉的《週末夜現場》諧星;大家熟悉的童星琳賽蘿涵 (Lindsay Lohan) 突然「長大」到不可思議地步;還有亞曼達塞佛瑞 (Amanda Seyfried);還有耍婊耍出新滋味的瑞秋麥亞當斯 (Rachel McAdams)。不管這些演員事前有沒有知名度,但是在《辣妹過招》之後,大家都升到了好萊塢的半天高。

蒂娜費由此奠定了好萊塢的新喜劇天后地位,從擔任《週末夜現場》編劇開始,到她進入幕前,再到將羅莎琳德懷斯曼 (Rosalind Wiseman) 的暢銷小說改編成《辣妹過招》,蒂娜費的喜劇之路與其他一炮而紅的諧星不太相同。許多人抱怨 2000 年代之後的諧星不尊重笑哏,常常喝得半醉就靠即興在台上表演,儘管《週末夜現場》的許多成員都曾在各地的即興喜劇劇團活躍過,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戴夫查普爾一樣,茫到站不穩了還能做出亂中有序的表演。而蒂娜費的編劇功力,讓她在製作像《辣妹過招》這樣的長片喜劇電影時,更能將喜劇能量均勻埋藏在 100 分鐘的片長裡,而不是只讓觀眾笑個 3 分鐘。

優秀的諧星,總會用歡笑包裝觀眾難以接受的事實,而蒂娜費讓《辣妹過招》以 YA 喜劇的糖衣,包裹了高校霸凌題材。但是更高明的還不只如此,《辣妹過招》講的是霸凌的其中一種根源——階級意識,而階級這種玩意,放諸四海皆準,高校只不過是學習社會殘酷的先修班罷了。羅莎琳德懷斯曼的小說,用非洲大草原上的食物鏈來解釋高校權力階級分佈,這一套邏輯你可以用在校園外的每一個角落:哪裡都會有女王蜂、哪裡都會有哈巴狗,而霸凌哪裡都會有,不會當妳拿了畢業證書後就自動消失。

這種解構特質讓《辣妹過招》跳脫了妳婊我也婊的少女 YA 劇套路,帶觀眾升到一個清晰明瞭的高度,同時了解「消弭霸凌」的想法也許是另一種癡人說夢。你要不像是女主角琳賽蘿涵後來的轉變,從社恐魯蛇爬上女王蜂的位子;就是像邊緣人莉茲凱普蘭 (Lizzy Caplan),對了,她也因為本片而走紅)一樣,自絕於階級之外,永遠當個無名氏;或是像亞曼達塞佛瑞甘心做女王蜂的弄臣,餓不死,也飛不高,但總之髒水潑不到自己身上。

《辣妹過招》告訴我們,理解階級、洞悉階級的本質、不要奢望階級美夢,可能才是跳脫階級遊戲的唯一機會。這樣的道理很容易被拍成一部說教電影,但是《辣妹過招》依舊青春洋溢,而且永不過時,因為青春會老,階級卻永遠不會從人類大大小小的社會裡消失。

既然不會消失,那麼⋯⋯《辣妹過招》似乎可以在高校之外再來場女王蜂遊戲 Round 2?我們先問問電影公司的意見:

對派拉蒙影業(與整個好萊塢)來說,成本 1,700 萬的《辣妹過招》如果能在首週末拿下 1 千萬美金的票房成績,那就算是功成名就了——《週末夜現場》儘管是美國經典老牌綜藝節目,這節目的學長姐卻未必能在電影圈呼風喚雨,更何況,這只是部 YA 喜劇呢。但是,沒有人想到,這部觀眾有高達 75% 都是女性的電影《辣妹過招》,竟然在首映夜就賺進了 850 萬美金——成為當週票房冠軍。

派拉蒙影業發行總裁韋恩盧威倫 (Wayne Lewellen) 甚至公開坦承

「我以為(《辣妹過招》)只能從國高中生觀眾身上撈一筆……很明顯的,成年女性觀眾在這週末的支持非常給力,看來造成了差別性的影響。」

事實是,不管是正在被霸凌的國高中少女、還是大學生、少婦、大嬸或阿婆,全年齡帶的女性觀眾都用荷包投票,《辣妹過招》分析校園霸凌與階級現象的誠懇態度,讓所有女人心有戚戚焉。琳賽蘿涵更擁有了她第一部單獨主演並且贏得票房冠軍的電影,對派拉蒙來說,他們快樂地迎接《辣妹過招》的雙贏,但更棒的是,他們現在有了全新的校園天后琳賽蘿涵。而《辣妹過招》續集呢?派拉蒙當然是毫無疑問的投下同意票。

當然我們知道,琳賽的美國新甜心位子坐得並不久——《辣妹過招》3 年後,2007 年她就因為酒駕等等偏差行為,而登上了新聞社會版面。洞悉高校無常的她,似乎在自己的人生裡迷了路,反而選擇走下無窮的深淵:2011 年被控偷竊、2012 年被控攻擊他人、慘不忍睹的整形、在夜店瘋狂買醉、讓實境秀拍攝自己的私人小島⋯⋯當觀眾似乎都從《辣妹過招》裡的她身上學到了些什麼,她卻在往後的許多年裡,還在那條階級階梯上上下下。

(編按:如今琳賽蘿涵已經正式回歸影視圈,2025 年開始分別主演了 Netflix 的《聖誕傾情》及《愛爾蘭之願》)

琳賽變成了一個黑洞般的存在,當許多媒體再度談起《辣妹過招》,頌揚的是其他人後來的成就,而他們也會順道提起女主角琳賽蘿涵,提的卻是 2004 年那個在電影裡從書呆子覺醒成校花的琳賽蘿涵。

對電影公司來說,續集需要等待蒂娜費再次交出一份盡善盡美的劇本,但是已經順利起飛的蒂娜,2006 年回到電視圈,全力製作了又一部評價爆棚的喜劇影集《超級製作人》(30 Rock),這一做就是 7 年。姑且不論電影公司等得多苦,琳賽卻已經等不下去了。

同樣等不下去的派拉蒙影業,在 2011 年製作了直發 DVD 電影《辣妹過招 2》,光是直發 DVD 的態勢,就令人質疑派拉蒙影業似乎已經放棄了這個 IP。當然,知道這部續集的人拒絕承認它的存在,而更多觀眾根本不知道有它的存在,事實上電影公司也好像覺得它不是《辣妹過招》的續集——這部電影與《辣妹過招》毫無關聯,只有照本宣科抄襲劇情,看起來就像瘋人院影業的山寨版《辣妹過招》電影。

2017 年,蒂娜費推出了《辣妹過招》的音樂劇,雖然也被許多人質疑這部音樂劇,會不會只是來賣情懷的。但音樂劇卻仍然維持了蒂娜的幽默水準,入圍了當年的東尼獎數個獎項。而觀眾也很買單這次轉變舞台的成績,《辣妹過招》音樂劇在百老匯連演了 800 多場,最後因為武漢肺炎疫情而導致百老匯歇業,而這齣劇正式落幕。

不過,早在 2025 年 3 月落幕之前,1 月蒂娜費就已經表示,這齣音樂劇將會再次改編成為電影,而且已經在籌備中了。

(編按:由這齣音樂劇改編的新版《辣妹過招》電影已經在 2025 年上映)

除了你我還在等待正宗的《辣妹過招2》,瑞秋麥亞當斯也還在等。2025 年 4 月,麥亞當斯在直播裡回答粉絲問題,當被問到她是否有意再次飾演女魔頭蕾吉娜時,她表示

「如果能夠演出蕾吉娜日後的故事,看看人生對她造成什麼影響,那一定很有趣!」

麥亞當斯其實早在 2016 年,被問到是否想加入蒂娜的新版音樂劇時,就有過類似的想法:

「當然,我愛《辣妹過招》,我愛蒂娜費,我愛這些女孩們……我們這些成員們前幾年有團聚合照過,不過那樣根本不過癮……我願意加入音樂劇。」

當被問到現在的蕾吉娜會是什麼樣子,會不會有小孩了呢?她笑稱:

「我想蕾吉娜應該是幾個孩子的媽。」

而被問到《辣妹過招2》,會不會因此變成媽媽之間勾心鬥角的《辣寶寶過招》時,麥亞當斯開玩笑地表示:

「應該讓寶寶們,在子宮裡密謀如何幹掉媽媽。」

這樣看來,《辣妹過招2》——不管是音樂劇版改編的新版《辣妹過招》,或是延續主角未來發展的《辣妹過招2》——是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誕生的。一來除了琳賽蘿涵之外,幾乎所有《辣妹過招》的主要演員,都還活躍在影壇;二來是這部電影靠著百老匯音樂劇,仍然在過去幾年延續著它的氣勢;三者主創蒂娜費自己對這部電影仍然非常看重,這當然讓續集的可能性提高了不少。蒂娜 2025 年這樣說過:

「⋯⋯我花了 16 年的時間在這些角色身上,她們就是我的漫威電影宇宙,我由衷地愛著她們。」

那麼,剩下的問題就是⋯⋯琳賽蘿涵會回歸嗎?這部電影會歡迎她嗎?這會是觀眾想要的結果嗎?這些真是令人頭痛又難堪的問題,比起「《辣妹過招》為什麼沒有續集」的問題難太多了。

電影資訊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5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