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中盤點:從大賣的《MINECRAFT 麥塊電影》到慘賠的《白雪公主》,目前好萊塢票房表現如何?

2025 年的票房表現如何?隨著今年邁入一半,好萊塢已推出數部大片,包括《星際寶貝:史迪奇》與《罪人》,同時也出現幾部票房災難,如《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美國隊長:無畏新世界》以及《地球特派員》(台灣尚未上映),這些作品看來都將面臨嚴重虧損。

好消息是,今年的大片種類更加多元,涵蓋了像是《MINECRAFT 麥塊電影》這樣的大眾向作品、《馴龍高手》這類適合兒童觀賞的電影,以及像《腓尼基計畫》這樣獲得評論高度讚賞的成人向電影。

根據 Comscore 的數據,今年的總票房相比 2025 年成長了 18%。但電影產業仍未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與 2019 年相比,目前票房仍下滑了 26%。當年,疫情還只是《全境擴散》裡的末日情節。

2025 年票房表現優異的電影

2025 年中盤點:從大賣的《MINECRAFT 麥塊電影》到慘賠的《白雪公主》,目前好萊塢票房表現如何?

《罪人》(圖片來源/IMDB)

《星際寶貝:史迪奇》

全球票房:9.1 億美元/製作預算:1 億美元

史迪奇正式晉升 A 級明星!事實證明,距離 2002 年動畫版推出 23 年,剛好成為一波懷舊熱潮的完美時機。這隻頑皮的藍色外星生物成功吸引千禧世代與親子觀眾。

原本預計直上串流平台的真人版,如今有望成為今年第一部破十億美元的鉅作。而且這還只是院線票房收益——早在電影上映前,《星際寶貝》的周邊商品就已經風靡一整年。2025 年,迪士尼靠《星際寶貝》角色銷售了 26 億美元的商品,隨著聖誕與新年檔期來臨,這個數字只會繼續飆升。

《罪人》

全球票房:3.638 億美元/製作預算:9,000 萬美元

由萊恩庫格勒執導、風格大膽的限制級南方哥德片《罪人》,證明觀眾仍願意為獨特原創買單。這部華納兄弟作品的口碑極佳,第二週票房幾乎與首週持平,這種表現在非假期檔期極為罕見。主演麥可 B. 喬丹飾演密西西比三角洲的釀酒雙胞胎,再次證明他具備吸票實力。在一個保守至上的製片時代,《罪人》成功說明:冒險,有時值得。

《MINECRAFT 麥塊電影》

全球票房:9.544 億美元/製作預算:1.5 億美元

歷經十多年開發與換角風波,這款熱門遊戲終於躍上大銀幕,並大獲成功。憑藉家庭取向的敘事與傑森摩莫亞、傑克布萊克等大咖加持,《MINECRAFT 麥塊電影》大賣近十億美元。導演傑瑞德海斯成功賦予影片幽默調性,不僅吸引遊戲迷,也吸引了更廣泛觀眾。

這部作品不僅拯救華納影業兩位主管的仕途,更顯示出 PG 級親子電影有望與超英電影分庭抗禮。

《絕命終結站:血脈》

全球票房:2.8 億美元/製作預算:5,000 萬美元

千萬別低估「創意死法」的商業魅力。經過 14 年空窗期,第六部《絕命終結站》系列作品成功復活,以其血腥驚悚又荒謬離奇的死法吸引大批觀眾。本片不僅票房亮眼,還是系列最高賣座作品,口碑與話題性兼具。

《天作之合》

全球票房:3,140 萬美元/製作預算:2,000 萬美元

導演席琳宋繼《之前的我們》後的第二部作品,成為近年難得一見的藝術片票房黑馬。A24 採取不走傳統藝術片宣傳路線,將本片包裝為一部由 達珂塔強森、克里斯伊凡、佩德羅帕斯卡主演的浪漫喜劇,引發了廣泛討論。北美開片首週即賺進 1,200 萬美元,為 A24 歷來第三大開片成績。

劇情關於中產階級理想與消費的爭論,在社群上延燒,也幫助電影穩定票房。台灣則將於 8 月 29 日上映。

2025 年票房表現慘烈的電影

2025 年中盤點:從大賣的《MINECRAFT 麥塊電影》到慘賠的《白雪公主》,目前好萊塢票房表現如何?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圖片來源/IMDB)

《白雪公主》

全球票房:2.05 億美元/製作成本:2.5 億美元

誰是全天下最美的?顯然不是《白雪公主》。這部片證明了並非每一部迪士尼經典動畫都適合翻拍成真人版。

過時的故事主題、創作方向不明,加上接二連三的爭議,使得這部評價不佳的作品無法擺脫負面聲量,最終也成了票房災難——不是所有故事都會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

全球票房:5.408 億美元/製作成本:4 億美元

伊森韓特能擊敗冷血軍火商、殘忍恐怖份子,甚至瘋狂的人工智慧,但他卻無法戰勝基本的經濟法則——要賺錢,就必須賺得比你花得多。而在這點上,《最終清算》徹底失敗。這部電影製作成本高達 4 億美元,宣傳費用更超過 1 億美元。而由於戲院會抽走大約一半的票房收入,這部片根本無法讓派拉蒙回本。

說實在的,沒有人一開始會料想到《最終清算》會這麼貴。但這正是疫情期間以及兩場產業大罷工夾擊下,拍攝一部環球奔走的動作鉅片所需面對的現實。不過,若伊森韓特真的還會有下一次任務,那他可能得學著如何精打細算——也許該把那艘核子潛艇換成本田 Accord。

《地球特派員》

全球票房:首週末 3,490 萬美元/製作成本:1.5 億美元

皮克斯過去習慣打破票房紀錄,但《地球特派員》卻因為創下「最差開片」而被寫進歷史。美國票房 2,000 萬美元、全球票房 3,400 萬的首週成績,使這部原創太空冒險成為皮克斯 30 年來開片表現最差的作品。

不像《巴斯光年》與《1/2 的魔法》等過去的失利作品,《地球特派員》並非因品質不佳而讓家庭觀眾卻步。如今,這部片希望能複製 2025 年《元素方城市》的翻轉路線——雖然首週票房不佳,最終卻憑藉口碑達成近 5 億美元的全球成績。儘管評論與觀眾反應都十分正面,《地球特派員》仍得努力證明原創動畫還有市場。

《Hurry Up Tomorrow》

全球票房:760 萬美元/製作成本:1,500 萬美元

威肯 (The Weeknd) 雖然是當今全球最當紅的音樂人之一,但他進軍好萊塢的嘗試卻是慘敗收場。(他第一部作品是 HBO 的《偶像漩渦》,一部描寫夜店老闆兼邪教領袖的劇集,在 2025 年夏天成為最具話題的爛劇代表。)

在這部名為《Hurry Up Tomorrow》的驚悚片中,威肯飾演虛構版本的自己——一位失眠音樂人,精神逐漸崩潰。影評人一致認為這部片是「華麗包裝下的空洞」。至於觀眾是否認同?我們無從得知,因為幾乎沒有人走進電影院去驗證。

《黑道中人》 

全球票房:950 萬美元/製作成本:4,500 萬美元

華納兄弟原本以為,能讓觀眾一次看到兩個勞勃狄尼洛的演出會是一大賣點,結果換來的是一場大虧損,成為年度最大票房慘案之一。這部由巴瑞李文森執導的黑幫電影讓狄尼洛再度回到他熟悉的街頭角色,但時代已經不同,《黑道中人》看起來就像一部從過去時代穿越而來的作品。當差評如潮,這部片也只能「被水泥封腳、沉入紅字海中」。

2025 年票房表現差強人意的電影

2025 年中盤點:從大賣的《MINECRAFT 麥塊電影》到慘賠的《白雪公主》,目前好萊塢票房表現如何?

《會計師2》(圖片來源/IMDB)

《雷霆特攻隊*》

全球票房:3.81 億美元/製作成本:1.8 億美元

《雷霆特攻隊*》原本被定位為迪士尼漫威電影宇宙的回歸之作,這個宇宙在《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後曾接連出現數部失誤之作,而本片讓評論家和觀眾久違地一致稱讚。然而,雖然風評不錯,《雷霆特攻隊*》全球票房卻未能突破 4 億美元,將成為整個漫威宇宙中票房最低的作品之一。

雖然漫威仍然是好萊塢最穩定的票房製造機——全系列 36 部電影累積達 310 億美元票房——但《雷霆特攻隊*》也證明了,非一線角色主導的超級英雄電影,其票房天花板已經下降。若漫威想要持續擴展其電影宇宙,就必須想出方法,不再單靠小勞勃道尼來拯救世界。

《捍衛任務:復仇芭蕾》

全球票房:1 億美元/製作成本:9,000 萬美元

當電影上映前,片名還被加上累贅副標「來自《捍衛任務》的世界 (From the World of John Wick)」,那通常不是什麼好兆頭。獅門影業試圖藉由這個副標,明確點出安娜德哈瑪斯主演的衍生作品與基努李維主打的四部曲有關聯,但結果並未如預期般大放異彩。雖然 1 億美元的全球票房乍看不錯(尤其對比 9,000 萬的製作成本),但《捍衛任務:復仇芭蕾》並未激起《捍衛任務》粉絲的購票熱情。

《黑袋計畫》

全球票房:4,290 萬美元/製作成本:5,000 萬美元

影評人普遍喜愛史蒂芬索德柏執導的這部性感間諜驚悚片。對一部針對成年觀眾的成熟電影來說,4,290 萬的全球票房並不算差。但問題是:它的成本實在太高了。

這部 5,000 萬成本的作品可能會讓焦點影業虧損不少。遺憾的是,這也讓片商在評估是否要投資這類聰明劇情時更容易打退堂鼓——畢竟現在還有更多玩具可以拿來改編電影。正如索德柏自己在《黑袋計畫》上映前所言:

「理論上,這正是那種中年人總愛抱怨已經沒人在拍的電影。那他們會來看嗎?」

很遺憾,他得到了答案。

《復仇反擊戰》

全球票房:9,600 萬美元/製作成本:6,000 萬美元

他們不再拍《復仇反擊戰》這種電影了⋯⋯但也有其理由。這部由雷米馬利克主演的類型驚悚片講述一名 CIA 密碼專家因遭背叛而展開復仇行動,整體風格充滿 1990 年代的懷舊氣息。這類靠明星撐場的動作片如今多半已轉戰串流平台,因此,要讓觀眾為這類作品走進電影院,難度極高。中規中矩的評價也讓本片更難翻身,這類電影若想成功,執行必須無懈可擊。而「還過得去」,遠遠不夠。

《會計師2》

全球票房:1.021 億美元/製作成本:8,000 萬美元

顯然,有人覺得十年前那部大家幾乎忘光的班艾佛列克驚悚片值得拍續集。這部片由亞馬遜 MGM 製作,而該公司對成敗的看法與傳統片商不同,畢竟他們主要靠賣衣服與衛生紙賺錢,而非靠票房與授權。

對亞馬遜而言,戲院上映比較像是一種為 Prime Video 串流平台所做的行銷機會。不過,即使抱持這種想法,以這樣的成績來看,他們應該有更便宜的行銷方式可選擇。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5 TNL Mediagene